第22版: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修武县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县城提质 靓了特色旅游城
民宿集群 活了全域旅游一盘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县城提质 靓了特色旅游城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城区鸟瞰。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韩愈小学让县城北部孩子就近入学。
  总投资30亿元的云台古镇项目初露峥嵘。
  民生资源布局更合理。图为刚刚投入运行的修武县人民医院城北院区。
 
   

  2018年,修武县以美学理念为引领,围绕“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目标,实施城市建设“提升年”行动,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全年共实施城建工程20项,总投资29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共完成投资15亿元,9项工程已完工或基本完工,11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这些项目的实施,基本实现了“两年大提升”的城建目标。

  突出规划美,提升城市发展定位

  在城市定位上,对接中原城市群、服务郑焦融合大战略、融入郑州大都市区门户枢纽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城。在城市理念上,不贪大图洋、不求高求大,而是求韵味、求品位、求朴实、求淡雅、求精致、求山水风情、求人文魅力。在城市规划上,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特点、文化特色,主城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启动了36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城乡总规、总体城市设计及重要区域节点设计已初步完成,33个专项规划有28个已完成,其余正在加快进行。

  突出产业美,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深化焦修融合、产城融合、景城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化焦修融合。把握焦作东扩南移趋势,将6公里长的过境道路——丰收路城区段改造提升为城区道路,启动建设5公里长的城区西外环,主动融入焦作。突出产城融合。引进上市公司荣盛集团,实施了总投资30亿元、占地700亩的荣盛康旅云台古镇项目,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休闲度假基地,目前云台古镇开工面积9万平方米,建成面积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亿元。依托郑焦高铁修武站,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县城游客服务中心、投资2.1亿元的高铁广场二期项目,打造郑焦融合旅游集散中心。引进碧桂园等战略性投资项目,打造区域性、商业性地标街区。突出景城融合。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全长2.6公里、控制宽度150米左右的运粮河综合改造项目,作为县城提质的突破口,致力于打造城市业态新亮点。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5%,并在河道上游规划建设了占地360亩的运粮河上游湿地公园,提升滨水环境,恢复河道的自然活力。规划实施28公里长的景城旅游大道项目,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布局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民宿体验以及体育康养项目。目前,投资4600万元的金云路民宿旅游环线已经建成,云上的院子、云武堂康养小镇等项目已经见效。

  突出效果美,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外提颜值、内提气质,提升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完善城区路网。对丰收路、竹林大道、为民路、健康路、七贤大道等总长30多公里的15条城区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搭建“七纵八横”的城区路网框架,强力打通断头路、卡脖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征迁安置政策,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为民路西延等多年未能打通的6条8.7公里老城区断头路、卡脖路拆迁任务,按照旅游县城的标准,城区所有道路全部实现“七网入地”。推进老城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和黑臭水体治理,2018年春季,实施了3批次的集中征迁工作,完成了600多户的征迁和总计10000个坟头的搬迁。2018年,实施4个棚改项目,征收户数1419户,征收房屋面积21万平方米,安置房1871套,在建安置小区4个。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3亿元实施了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和“气化修武”天然气工程,目前供热首站已完工,供热管网已铺设约30公里,供热管网普及率达到60%。燃气管网已铺设中低压管网400余公里(含架空管),建设了焦庄加气站和赤庄加油站,发展管道天然气民用户17183户,成功开发工业58户、商业157户,最高日供气量15万立方米。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健身圈”,依托体育公园、宁城公园、七贤公园、幸福公园、文化城等场馆,大力推进基层公共综合性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区环境。实施生态环境“治污”、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公共服务“治差”,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对城区10座老旧公厕进行翻建改造提升,完成了38公里长的公路绿色廊道和48公里的高速公路绿化任务,打造了城区出入口等一批重要节点景观,建设了竹林大道、为民路、宁城大道3条文明交通严管示范街,完善了城市环卫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全面加强了城区环境治理。涵养城市文明。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启动“读诗颂典”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成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文明县城,获得了省级园林县城、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