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为市场主体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让焦作政务服务品牌在全省更加出彩。这句话太给力了!”2月26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圆形报告厅开幕,在收看本报新媒体的网络直播过程中,网友“梦圆”多次鼓掌。她捎话给焦作微两会:“对‘最多跑一次’,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如何让焦作政务服务更出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制度创新,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7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8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可办,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力为市场主体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昨日,记者邀请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最多跑一次”改革。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谈感受、谈建议,希望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用钉钉子精神,让焦作政务服务品牌在全省更加出彩。
为企业节省时间
“‘最多跑一次’改革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太多好处。”市政协委员、焦作鸽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林文说。
靳林文介绍,他们的企业在中站产业集聚区,离市区有十几公里,每一次办业务都要来市行政服务大厅。
过去,靳林文经常听办公人员回来抱怨,办工伤、房产抵押手续等业务,都是一个一个窗口办理,跑好几趟还不一定能办好,每次来回得一个多小时。
现在好了,办业务真正是“最多跑一次”,可以“一窗”受理,也可以自助办理,非常方便。
靳林文说,“最多跑一次”改革给企业减少了很多开支。“最多跑一次”改革也促使企业练好“内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学习先进政务的科学管理方法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8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可办。靳林文建议,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有的业务能做到“一趟都不用跑”最好。
缓解患者看病难
“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是提升政务服务,对业务单位来说,也有价值。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进一步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昨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普外四科主任邵磊说,“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医院也有很多要求,医院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会诊,让偏远地区的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医院的医疗资源。建立“医联体”,实现上下联动,医生多下基层,像市人民医院和马村区、中站区等地医院就建立了合作关系,市人民医院医生经常去这些医院开展服务,让患者少花钱、少跑路,享受医疗改革的红利。当天下午,邵磊就是在中站区人民医院为病人做的手术,让病人少跑腿。
邵磊建议,实现让患者“最多跑一次”,也需要多给医院和医生松绑,让他们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改革向基层延伸
“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向基层延伸。市人大代表、沁阳市西万镇道口村党支部书记任二雷说,村里的老人多,出行不便的老人有十几位,从2017年11月份开始,他们为了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趟,经常是上门为群众服务。该村的老人都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加赞赏。
任二雷建议,下一步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网上办”“一证通办”等方法,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大增强。
群众幸福感增强
市政协委员、焦作市新东方·沃根教育校长赵方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我市“放管服”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简政放权的进一步加快,都标志着我市微观主体活力的进一步增强,这也是让企业以及办事群众能够真切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地方。
随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大提升了市政务服务大厅的“一站式”功能,真正做到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企业着想,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相信我市政务服务的品牌效果会随着改革的深入更加凸显。
赵方建议:一是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要真正实现便民利民、便企利企的工作目标;要以“四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为总体工作标准,即接即办、并行办理、便捷为民。二是要有明确的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要有时间节点和阶段性工作目标。确定原则和目标之后要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落到实处。三是重视科技力量,加大各类系统研发力度,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办事人少跑腿”。
网友关注“最多跑一次”
@网友“青青子衿”:信息化助力“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
@网友“流浪吧地球”:“最多跑一次”获得感满满。
@网友“开心”:让焦作“最多跑一次”成为政务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