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修武县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9 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
美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 ★中原养生地核心区 ★中原三产融合示范县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言 宁江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委书记王小平调研修武县全域旅游工作。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调研修武县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
  云上的院子领跑修武精品民宿集群。
  河南鑫宇光实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显微镜下生产空间隔离器。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河南大润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党建创新,民心导向评议让群众更有发言权。
  全域美学让小城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一朵菊花“开”出一个特色小镇。
  七贤镇赵窑村扶贫车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修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核心提示

  唯变者恒久,唯美者恒强。

  修武县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以民心导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美学开时代之先,在全国首家提出党建美学,并从党建美学向全域美学延伸,以美学经济撬动各个领域发展,用美学经济推动修武旅游二次创业、产业二次腾飞。假以时日,修武的一小步,必定会成为中国县域美学经济探索的一大步!

  2018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其中6项指标增速居六县市前列,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试点县、全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市“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先进县等称号,公众对扫黑除恶斗争成效的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创新的《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打标签管理制度》经验在全省推广,“四好农村路”建设观摩三次全市夺冠,全国全域旅游信息系统推进会和全省旅游扶贫现场会在修武召开。

  ●美学经济的修武实践

  高质量党建的创新探索

  探索建立了民心导向党建六项制度,特别是基层干部暖心、企业家暖心、家长暖心三大党建“暖心工程”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活力,激发了社会各方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在全国率先将党建美学理念引入基层党建,村级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建标准化工作,成为全省的试点县。建立完善干部鼓励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通过追责处理公开透明、套开会议节约基层干部往返时间等具体举措,营造了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高质量的党建,修武党群干群团结一心,关系更加密切融洽,各级党组织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信赖。

  深化党建保障 夯实基层基础

  着力建强基层组织阵地。新建大位村、西沟村等4个党建美学试点村,以“榫卯”为形象,统一全县187个村级阵地党建品牌标志和“人民至上、共产党好”品牌标识。严格执行组织生活路线图,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和特色功能党小组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设星定级”活动,实施“机关+农村”党建联建共促行动,集中整顿19个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连续三年提高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把村干部工作实绩与工作报酬挂钩,有效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实施“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组织全覆盖、阵地再升级、素质大提升”三大工程,对全县42家“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紧贴实际推进党建创新。一方面,依据ISO9000标准和40余项党内法规制度,编制修武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标准化体系,明确8个方面目标任务,规范了27项工作程序,该县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中组部调研组、省委组织部领导先后实地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党建六项制度,评选62名敢于担当先进人物,其中24人得到重用。针对基层干部实施乡情激励、价值激励、制度激励、暖心激励、朋辈激励五大举措,谋划实施公益托管课堂等100个雪中送炭的暖心细节,最大限度传递组织诚意,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实干担当,《河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修武经验。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宣传榜样典型。开展评选“最美修武人”“敢于担当先进人物”等活动,表彰各类先进典型170余人、先进集体21个,营造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二是强化干部素质提升。举办宁城大讲堂等专题培训活动11期,培训各级干部1400余人次;大力实施“头雁”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4期,培训2600余人次。三是立足发展招才引智。选拔2名博士入驻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利用欧美同学会聘用9人进入县专家库,选拔专业突出、成果显著的第十批县管专家,激发本地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

  ●美学经济的修武实践

  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融合

  深化“转型提升、融合发展”战略,聘请德国罗兰贝格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探索新模式。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县城提质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为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一区两园”发展平台;建设金云路、东虎路,着力打造民宿产业圈;围绕修武高铁新城片区,谋划旅游集聚区,努力实现辐射全省的旅游集聚效应。专业化推动产业攻坚,分领域、分产业,广泛搜集、认真研究成功经验和集群案例,探索产业发展隐蔽规律,培养了一批懂产业、抓产业、做产业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通过扎实有效的产业攻坚,修武县传统产业得到提升,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云台山夏季英雄会、云阶康养小镇、云上的院子、云台小七、云台冰菊等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开辟了“旅游+”的多个新模式。工业加速向智能化、集群化转型,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农业生产更加绿色高效,粮食高产连创全国新纪录。修武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

  加快转型攻坚 提升发展质量

  以产业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旅游方面,稳步推进16个总投资120亿元的“云系列”转型项目,其中云溪夜游、云景环球影幕等投运项目成功跻身全省旅游网红打卡地;以“旅游+体育+娱乐”为路径,举办了历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活动最多、范围最广的首届“中国云台山夏季英雄大会”,总参与人数15万人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翻番,成为云台山独有的节会IP;借鉴成都文创带动旅游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打造了“云逗逗”“云台小七”等文化IP,跨产业驱动“小七”冰雕乐园等10余款文化旅游衍生产品。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1052.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5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1%和5.15%。工业方面,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热电产业园、中铝转型示范园等园区建设,河南升华等23个项目顺利推进,城盾项目纳入焦作市十大项目之列。农业方面,实现粮食总产26.84万吨。郇封岭漏斗区补源等项目顺利完成,白龙潭、大沙河东湖段综合治理等顺利推进。全县面业集群和肉品集群销售收入达7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到62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3个。

  以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创新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机制,细化招商引资组织构架、工作流程、手续办理等,聘请专业招商机构和招商顾问,成立六大招商小组和16个招商小分队,组建了专业招商、产业推进和项目服务三个小组,提供从对接到落地的一条龙服务。持续推进服务企业“两不见面”和“首席服务员”机制,17家县直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涉及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41项,取消、调整各类证明104项、中介服务事项90项。2018年,共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15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2个省重点、30个市重点、118个县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5.15亿元、76.8亿元和146.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64.7%、166.8%和100.9%。

  以美学经济带动高质量发展。将全域美学理念融入“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在平原地区打造出五大彩色亮点(彩色村庄、彩色护栏、彩色路沿石、彩色护坡、彩色桥梁);在北部山区确立了“五路三化”(“五路”即产业路、扶贫路、民宿路、旅游路、健身路;“三化”即美化、绿化、文化)的新特点新模式,全县“一带连两环”的总体布局,带动了沿线15个贫困村、10个美丽乡村、6个党建示范村、4个旅游景点、3个产业园区和3个特色小镇发展,观摩评比取得“三连冠”,荣获全市“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一等奖。投资4560万元建成金云路、东虎路民宿旅游环线,高标准打造11个精品民宿项目,入住率比改造前提高50%~70%。“云上院子”和汀澜民宿两家获得“最美民宿主”称号,民宿成为修武旅游的新IP。

  提速城乡建设 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县城提质。完成七贤大道、为民路、健康路中段等主干道综合改造,打通6条老城区断头路,城区所有道路全部实现“七网入地”,打造了城区出入口等一批重要节点景观,改造提升城区10座老旧公厕。在为民路西延建设中,和谐征迁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范家坟,搬迁坟头1.2万余个,解决了遗留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有效盘活县城西部地区发展资源,进一步助推焦修融合。

  提升融合发展水平。规划实施28公里长的景城旅游大道项目,占地700亩的云台古镇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商业街招商完成60%,与“台湾士林夜市商团” “大理民宿协会”“老家河南”等170家品牌达成签约意向。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和投资2.1亿元的高铁广场二期项目,打造郑焦融合旅游集散中心。积极引进碧桂园等战略性投资项目,打造区域性、商业性地标街区。

  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先后出台《修武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修武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修武县城乡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由专业公司完成了对全县8个乡镇的统一接管工作,实施1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四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福祉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7500户双替代,32台工业煤气发生炉清洁能源改造,绿化裸露地面2万平方米;设立各级河长159个,清理河道90公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92起,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8起。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86万亩,郑云、长济两条高速绿化任务超前落地,启动森林修武生态建设任务、智慧林业建设试点工作。中央、省、市环保督察组交办的149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空气优良总天数、大沙河水文站累积达标率六县市排名第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安排扶贫资金3741.84万元,完成扶贫项目66个,发放扶贫补助资金1229.2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9万人次。精准实施帮扶措施,打造8个扶贫产业基地;建立75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为92户贫困户贷款532.2万元;创新健康扶贫,全县2469困难户家庭医生“一对一”签约率100%,免费体检4181人次;探索“旅游+扶贫”,投资105亿元实施10个重点项目,建设双庙“双峡市场”等5个旅游市场,投资103万元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巡视整改”回头看,中央、省、市巡视反馈问题81类379条,已整改完成373条,持续推进6条。开展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约谈30余人,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6起。2018年,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脱贫482户1517人。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2018年,全县民生支出12.1亿元,同比增长23.4%。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新建、改造路灯654盏,照明里程11.2千米。供气供热方面,城市供热首站已完工,完成64个村架空管安装,6个村1179户实现通气。教育方面,高标准建设的韩愈小学正式投用,建成一中文体中心,音乐特色学校天阶学校开工建设。县一中圆满完成三年翻番目标,1人被北京大学录取,实现了高考成绩的重大突破。医疗卫生方面,盘活县医院旧址,县医院分院建成开诊,启动妇幼保健院迁建,新建老年养护中心,和佑百草养生园投用。

  着力维护安全稳定。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结归档案件线索 135条,抓获九类犯罪嫌疑人132人,打掉涉恶团伙1个。该县独创的案件“打标签”制度受到省、市肯定。去年上半年,公众对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调查全省第六。畅通信访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坚持领导公开接访,依托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603起,已结4373起,调解率100%,调成率95%。创新模式服务乡村治理。打造“一站式”平台,组建“专业化”队伍,实施“组团式”服务,成立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全县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治安案件较2017年同期下降30.66%,再次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美学经济的修武实践

  集群集聚的突破升级

  2019年,修武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盯争先进位目标,着力在三个方面创新突破:

  一、提升政治站位,落实省市重点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建好“四好农村路”,提速“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四水同治”。

  二、聚焦集群集聚,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抓好云台山及景区周边集群集聚。加快推进总投资120亿元的云阶康养小镇、云涧兵盘村等16个“云系列”转型项目建设。明年6月底,天阶项目康养区5万平方米整体封顶、结构完成50%,精品酒店、会议酒店进入精装阶段,项目展示中心对外开放。同时,在办好第二届云台山夏季英雄会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一系列体验类IP主题活动和旅游产品,打造国内一流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抓好高铁新城集群集聚。发挥修武高铁西站“十字枢纽”的战略优势,谋划布局城市服务综合体、商贸物流、三产服务等项目,打造郑焦晋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抓好总投资30亿元的云台古镇项目,争取今年国庆节前开放迎客。

  抓好“一区两园”集群集聚。突出产业链延伸,围绕产业集聚区、中铝转型示范园、热电综合利用产业园,加快光电子、汽车零部件、铝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招大引强。着力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投资15亿元的河南城盾1、2号厂房设备安装调试结束;投资4.5亿元的锦隆彩铝4、5、6、7号厂房主体完工;河南升华、星凯电器等重点项目新建厂房调试生产。

  三、升级美学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加快实现由景点美到全域美的独特体验,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引爆点。重点围绕打造北方民宿之都,依托民宿环线,加快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金陵坡太行艺术小镇等项目。云上的院子二期明年5月1日前正式开放;投资5000万元的云涧兵盘项目力争明年底竣工;投资3500万元的云藤七贤精品帐篷营地项目力争明年9月底前完成施工;投资2200万元的陪嫁妆古村落开发项目力争明年12月底前完成施工。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