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解放区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放区 瞄准四区四中心发展目标 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华章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9 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放区 瞄准四区四中心发展目标 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华章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前中)在解放区调研,区委书记吴军(前右一)陪同。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前中)在解放区调研,区委书记吴军(前左一),区委副书记、区长赵海燕(前右一)陪同。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
  道德讲堂。
  河长制确立河道治理长效机制。
  环保督查。
  焦作万达广场。
  高铁经济片区鸟瞰。
  建立廉政档案。
  教育展示未来。
  北山绿化。
  健康产业园区灵泉游园。
  地处新商业中心的王府井百货。
 
   

  2018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丰收 喜报

  ●实力增强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56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3.73亿元,增长11.5%。截至12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税比居全市第二,达到91.3%。全区经济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布局优化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四城四区”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确定了“四区四中心”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进一步清晰,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环境向好

  开展“四城联创”,辖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得到提升。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良天数达171天,居各城区第一。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解放,成功申报南太行省级森林公园,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先进单位”称号。

  ●治理深化

  依托“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开展“美丽楼院+”工程,积极探索从“美丽楼院”到“智慧楼院”的转型升级。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11355”楼院自治工作法,被民政部评为“优秀社区工作法”,全省仅有三家获此殊荣。

  ●生活提升

  始终把民生事业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优先把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累计投入9.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91.84元,增长8%。十项民生工程基本完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源头活水

  ●找准方向

  一年来,解放区围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谋划发展路径的“总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思想观念的变革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找准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理清思路

  去年年初,解放区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四城四区”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提出了打造“四区四中心”的发展目标,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四区四中心”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区所有干部群众的共识。围绕“四区四中心”,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指挥部,下设五个工作组,坚持周例会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三大片区”建设,各项工作整体推进顺利。

  ●打开空间

  去年以来,解放区通过南水北调的征迁、城中村的改造、工业企业的外迁、北部浅山区的资源整合,释放了一大批宝贵的土地资源;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运作了1910泽煤盛场、百年电厂文旅园区、东方今典林谷生态颐养小镇等一大批能够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打开了思想空间;盘活现有资源引进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元素,开辟了产业拓展的新领域,提升了产业发展新空间。

  ●扫清障碍

  解放区通过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治理了一批作风顽疾;开展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推动党组织全面进步、整体提升,补齐了基层党建短板;实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辖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道环境显著改善;持续深化“平安解放”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信访积案化解、问题楼盘整治等专项行动,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大幅提升。

  ●赢得民心

  一年来,解放区坚持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着手,建成了映湖路小学和解放区第一幼儿园,新建了6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0个小区新签订了供暖入网协议,热力入户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以“四城联创”为抓手,对老旧楼院进行全面治理提升,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对沿街门头招牌及建筑外立面统一进行“换装”,完善了基础设施,规范了市容秩序,提升了城市品质。积极服务绿化带工程建设,南水北调“纪念馆”开工建设,“水袖流云”示范段开园。

  2019

  新起点 新征程 新奉献

  坚强保证

  强化政治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引领正确方向。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大活力。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标杆导向。

  齐抓共管合力共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加快建设富裕解放、活力解放、美丽解放、绿色解放、和谐解放,为我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最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完成市定任务。

  把握原则

  ●坚持“质”与“量”并重。

  ●坚持“转”与“升”同推。

  ●坚持“传统”与“新兴”齐抓。

  ●坚持“内”与“外”并举。

  ●坚持“退”与“进”兼顾。

  前行节奏

  建设富裕解放,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

  在发展布局方面,进一步深化拓展,扩充“三大片区”空间,将高铁经济片区南扩北延,以百货大楼商圈、高铁站商圈、王府井万达商圈为节点,大力引进项目、丰富业态,助推特色商业区多点开花、全面提质升级。同时,南部健康产业园区大沙河生态治理效果明显,两岸将要修建城市公园,世纪路大修工程也将在今年开工。

  围绕高铁经济片区,要充分发挥高铁站交通优势和人流、物流聚集优势,依托十八中、环南一小、实验小学、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教育医疗资源,利用南水北调两侧优质土地资源和企业搬迁腾退地块,着力引进总部经济、商务楼宇、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产业,加快推进常新银河商务中心、碧桂园翡翠湾、中国邮政银行焦作总部经济项目,谋划运作香港铜锣湾中州机械厂改造项目、平光东厂改造项目、焦南市场开发项目,为实现交通、教育、医疗为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项目支撑,着力打造总部经济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高铁经济中心,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区、中心城区引领区。以解放路为轴线,以新华街为节点,加快推进新都汇商业中心项目、陶瓷路改造项目、新亚商厦升级改造项目,积极盘活恒基商务中心、三维商业广场、五星电器等大型商业设施,着力推进神华重机厂搬迁改造和联通公司、老房管局开发改造,让解放路百货大楼商圈重现辉煌。

  围绕电厂及周边片区,跟踪对接华侨城文旅、伟光汇通等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完善项目规划设计,将百年电厂文化、城市工业记忆融入设计理念,选定投资主体,2019年电厂改造必须取得突破,用两至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充分保留焦作代表性工业元素,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综合体项目。以牧野路改造工程推进为契机,在道路两侧统筹布局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小区,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服务设施,与焦作电厂联动开发、整片改造,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核心区。

  围绕北部浅山片区,积极推进焦作影视城开发改造项目,逐步开发环影视城周边老丁沟、青石沟、闫洪沟,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南太行国家健身步道,积极申报国家森林公园,跟踪洽谈东方今典林谷生态颐养小镇项目、山东泰盈集团中原声谷小镇项目,建设景城融合的全域旅游康养中心。

  围绕南部健康产业片区,以全市商务中心区建设为契机,以大沙河生态治理城市公园、灵泉湖建设为依托,以健康养生、城郊旅游等产业为方向,以灵泉寺、龙王庙文化古迹为载体,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元素,积极筹备春季油菜花节、夏季亲水活动、秋冬季赏菊活动,着力引进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旅游地产等生态项目,打造“生态优美、产城融合”的城市近郊休闲养生观光园区。

  建设活力解放,推进创新发展高质量

  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按照机构改革方案,把握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确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新行政服务中心投用为契机,积极推动“一次办妥”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办理“最多跑一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推进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

  大力开放招商。以全市举办“一赛一节”为契机,结合空间布局、产业定位,提前谋划上会项目,前期抓推介、抓招商,会上抓签约、抓落地,后期抓服务、抓开工,力求签约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实施全员招商,形成大范围招商、全员抓招商的新格局。紧盯重大项目,对百年电厂文旅园区、1910泽煤盛场、红星美凯龙等招商运作项目跟踪落实,确保取得实效。盘活闲置资源招商,通过租赁、产权回购,精心包装后,大力组织开展招商。

  鼓励扶持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围绕总部经济、全域旅游、康养休闲、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围绕个性体验、亲子互动、文化创意等商业业态,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项目。继续加强与中兴产业港、泰盈科技、颐高电子等企业的对接洽谈,跟踪推进中信银行总部、中兴地理信息产业园区、中原声谷小镇等新兴业态项目,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实施制度创新。健全招商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放招商考核奖励办法、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研究制定楼宇经济、三新经济发展优惠办法,为经济转型、动能转换提供支撑。扶持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科技成果的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工作,重点扶持平原光电、铁路电缆厂、金博电缆等企业创新发展,切实为企业提供各项科技服务和支持。

  全面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鼓励、引导、扶持新兴文化群体,在影视城、大杨树街、万达商业广场、三维商业广场等主要商业区域,经常性地组织策划、培育快闪演出、微视频创作比赛、地方特色小吃比赛,举办古风动漫节、啤酒节等形式灵活多样的创意营销宣传活动,打造文化IP,激发年轻一代群体的参与热情。依托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百姓文化超市等平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加快开发并大力推广“漫游解放”APP,集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等要素,增强对各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建设美丽解放,推进城市发展高质量

  坚持规划先行。对“四大片区”和棚户区改造、工业企业搬迁腾退出来的城市发展空间,通过集中规划,逐步将67平方公里区域全部做到有修建性详规和城市风貌设计,充分释放发展空间,引领提升城市业态,推进项目高质量、高效率落地。

  狠抓扩容提质。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做文章,加速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步伐,全面启动“百企退城”涉及辖区所有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做文章。打通中州路等一批断头路,加速推进牧野路改造工程进度,加快水、电、气、暖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扎实推进辖区城中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厕所革命”,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优化城市管理。以“四城联创”为抓手,持续开展精品示范路创建、市容市貌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主要街道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突击式向精细化、常态化转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构建“大城管”格局。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解放区智慧城管系统”。

  打造精品街区。按照市委提出的“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要求,以精品意识抓好主要街道、重要节点的改造,以花园街精品街区为样板,加快推进新华街等精品街区建设。大力拓展“雪亮工程”,加快实施总投入1.2亿元的智慧社区(楼院)项目,再打造一批精品楼院、示范楼院建设。

  创建美丽乡村。以打造北部浅山片区为契机,以国家登山步道和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将影视文化、森林生态、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机融合,以老丁沟美丽乡村示范推动为样板,统筹推进17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绿色解放,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

  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地段,坚持精准施策、精准整治,深入推进“六控联动”,突出抓好餐饮油烟、汽车4S店等行业整治,抓好道路施工、建筑施工、道路扬尘防控,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常态化。

  强力实施碧水工程。持续开展河长制巡河工作,严格落实“一河一策”制度,建立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河道生态修复长效机制。加快实施“四水同治”,推动生态体系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着力实施净土工程。扎实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全面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全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以建设“南太行省级森林公园”为抓手,大力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持续推进太行山绿化工程,在北山播绿造景,使废弃矿山披上绿装。全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建设和谐解放,推进民生福祉高质量

  继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级征集意见,认真组织筛选,科学制订方案,实施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实施“名校名师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区名校“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教育质量始终保持全市领先位次。

  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优先帮扶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预防化解失业风险。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力推进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养老、残疾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健康产业领域,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以“334”楼院治理模式为载体,加快“平安解放”智慧平台建设,建设公共安全智慧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个性化定制平台,推动美丽楼院向智慧楼院提升。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均由解放区委宣传部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