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深入开展产业转型攻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两会期间,就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提出了真知灼见。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使企业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这是工业企业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市人大代表、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刚说,企业转型升级是为了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前,部分企业只看重发展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现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他认为,高质量发展在要求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保工作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无论是发展动力转换,还是经济结构调整,最根本、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创新。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是焦作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义,是焦作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是企业长期发展方向、运营模式的整体性转变,也是企业重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改变企业形态的过程。”市人大代表,河南鑫诚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靳艳军认为,企业转型升级,要做好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靳艳军说,企业产品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生产工艺要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生产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更低、效率更高。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都要紧紧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加快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所在。去年,我市转型发展攻坚项目库的入库项目和累计新开工项目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28.3%和160.7%。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谋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项目质效评估,促进投资结构优化调整;设立项目前期鼓励资金,紧盯国家、省政策导向,聚焦基础设施、“三大改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
市政协委员、焦作循环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王铮认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等,是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只有建好、用好这些载体,才能推动产业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集群式发展。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我市要牢牢把握好信息化发展机遇,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物联网等为引领,大力培育智能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河南蛮蛮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军良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2016年,我市大力开展“引金入焦”工程,着力引进一批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入驻焦作,或在焦作开展业务,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并创新性地推行了金融人才挂职机制。一系列由市领导亲自布局的“新政”持续发酵,成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的有力推手。
市政协委员、中信银行焦作分行行长陈文兴说:“焦作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工业门类齐全、民营经济活跃,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沃土。中信银行焦作分行作为第一家进驻焦作的股份制银行,主动融入焦作经济发展大局,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