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统筹规划,探索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的“融合党建”新路,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两新”党建激活发展引擎
本报记者 原文钊
去年以来,温县全力抓牢做实新时期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员先锋作用,压实责任、建牢体系、抓活载体,激活经济动能转化、经济发展质效提升的新引擎,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组织保障。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温县不断探索,构建了以县、乡(镇)党(工)委、各党支部为纵线,以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为横线的网格管理体系,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对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管理,形成了“条块结合、层级负责”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要体现在哪里!温县产业集聚区按照“类型相近、行业相通、地域相邻”的原则,通过单独组建、挂靠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针对产业分类和布局,探索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党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发展的各个链条上,对地域相邻、产业相关的配套企业,实行党建工作统一管理、检查和考核,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在全县“两新”组织推行“星级管理”,科学考评、动态管理,分类指导、整体提高,扎实推进“两新”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该县开展党群活动,创新组织生活,选树岗位先锋,改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设立的“心之港湾”谈心谈话室,为党员和职工、党员和企业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更加走心。该县在非公企业集中开展的先锋岗创建活动中,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典型带动作用,使企业在产品质量改进、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该县围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积极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为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基层基础
该县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主题党日等党建制度,各基层党组织“新理念讲习所”开讲200多次,培训基层党员群众4600余名,开展各类党建活动8870余次,持续完善推行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该县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完成103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列支2800多万元,提高两委干部工作报酬;加大农村服务群众的保障力度,村均经费近11万元。
该县在全市率先上线智慧党建云平台,整合党组织管理、党员管理、活动管理、考核评价等八大功能,全县党建工作实现“一套系统、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全过程纪实、大数据管理”,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该县19400余名党员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群众发力,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各级党组织在发展中发挥主心骨作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乡村建设和治理中发挥主引擎作用,让温县的乡村更美、城镇更靓、产业更强、民风更淳、社会更和谐稳定。全县先后获得国字号荣誉8项、省级荣誉60多项,争取各类资金13.7亿元。
完善阵地建设
该县立足开放、集约、共享的理念,积极打造了58个涵盖幸福院、村史馆、医疗室等服务资源及公益项目功能的农村党建综合体,不断集聚服务功能,成为农村聚服务强阵地、聚民心感党恩、聚资源谋发展、聚功能惠民众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村政治引领、议事协调、便民服务和文化娱乐中心,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众多便民服务,源源不断地释放便民、利民、惠民的强大能量,让温县的党建标识更亮、氛围更浓,全力打造温县党建品牌。目前,该县党建服务综合体已有28项服务事项可不出村办理。
该县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对全县26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高标准建设,按照“一站式办事大厅和党群活动、社会保障、矛盾调解、养老托幼助残等功能区及新理念讲习所”的“一厅多区一所”功能布局,推行县级职能部门资源、职能下沉,实现为民服务“马上就办、一次办妥”。
该县在全市率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听党话、跟党走”等党建标识,在全县各级党组织,特别是262个农村党组织中做到了村村悬挂,真正实行了树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把落实“两个坚决维护”进行了有形化体现。该县积极推进县直单位职能下沉,健全了村干部轮流值班、集中办公、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
服务中心大局
该县完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推行多元化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践行“好干部”标准,注重培养担当、实干、清廉、忠诚“四型干部”,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先后选派2000名能吃苦、有干劲的干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驻村帮扶、蹲点挂钩,52名想干事、愿干事的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00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环保攻坚等急难险重岗位。今年年初以来,提拔重用26名实绩突出的帮扶干部、23名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
温县把党的建设融入发展、贯穿发展、保障发展、引领发展,形成以党组织为“主轴”,其他组织围绕“主轴”有序运转的发展格局。
该县依托村级党组织,结合各村特色资源优势,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形成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采取“两查两核两公示”,对262个行政村15379宗资产、9227宗资源进行了清查登记,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835宗,增加集体收入600多万元;投资1991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3个。
该县创立“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深挖“一拳一药”资源禀赋,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全面整合境内文化、农业、旅游等优势资源,培育发展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2018年,温县共实施重点项目155个,总投资232.5亿元;新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232亿元。北京同仁堂、大咖食品、丹尼斯商业广场、海利未来科技等一大批龙头型、引领型、基地型、战略型项目落户温县。同时,在非公企业中单独组建党组织42家,联合建3家,挂靠建22家;社会组织中单独组建党组织6家,挂靠建14家,使党的组织覆盖到各个领域,党的工作覆盖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