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版:怀川地理 上一版3
清口古商道上一斗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9 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口古商道上一斗水

作者:本报记者 赵耀东 王龙卿 摄影报道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贾家大院始建于一八五○年,院落形状方正,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围合感强,院落正房、厢房均为青瓦双坡屋顶,院内地面由较为规则的石块铺砌,占地面积五百二十八平方米,建筑面积三百二十平方米,拥有上下两层,共三十二间。房屋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
  ⬆一斗水村的石头房门楼和正房的门口增加了木构件“挂落”,这些“挂落”采用浮雕或透雕,主题多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纹饰,同时“挂落”的存在增强了门口的层次感,进一步增强了装饰性。图中过门石采用云纹、菱纹和寿纹,寓意为五福捧寿。“挂落”两侧和花格采用如意、牡丹等传统纹样进行装饰,借喻“称心如意”。
  ⬆“挂落”采用五福捧寿纹、如意纹等纹样,寓意为多福多寿。
  ⬆“挂落”采用虎纹作为装饰元素,两侧采用牡丹、梅花和莲藕等纹样,梅花能御寒开花,象征不老不衰;牡丹象征吉祥富贵;莲藕多子,象征多子多福。
  ⬆2011年,橡树网和焦作市摄影家协会先后在一斗水村建立了摄影创作基地。
  ⬅独具匠心的李家大院。
  ⬅一斗水村西北处的水泉泉眼,游客络绎不绝。
  ⬅这棵柳树是近七百年的古树。
  ⬅这座石头房墙身和基础全部使用规则条石砌筑,在建筑层间分隔处用通长的条石拉结砌筑,发挥类似于圈梁的作用,提高了墙身的强度。
  ⬇小河蜿蜒,古桥肃穆。
  ⬆全域旅游使一斗水村焕发了勃勃生机。
 
   

  太行自古有八陉,也就是八条进出豫晋的通道。修陵官道就是其中一条古代商道,修建于公元908年,是当时山西通往汴梁都城最近的一条大道。

  这里必经之地有一个神秘的村落,那就是一斗水村。

  一斗水村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一座座石头房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小河蜿蜒,古桥肃穆,四周山坡上浓郁的丛林间不断闪现的是层层梯田,宛若一幅幅层次分明的田间风光油画。小村不大,几十户人家,200余口人。鸡犬相闻,民风古朴,静静坐落在晋豫咽喉要道上,因村北有泉如斗,长年涌流,而得名一斗水村。

  一斗水村自古以来便是清口古商道上的重要客站,原有三口店、中间店和李家大院、贾家大院、关帝庙等古代建筑。

  道光年间修武县志记载,清口古商道有三条,分别是清口道、百家岩道和横河道,清口道因经过清沟而得名。清口古道又分为南清口和北清口,两条路都由原辉县铁匠庄北出发,汇入修武云台山的一斗水村。

  清口古商道是一条重要的商旅通道,150余公里长,西北起于山西高平,经陵川、云台山至开封,再由水路贾鲁河过朱仙镇、周家口,入沙颍河、淮河到浙江。通过这条古道,山西的铁器运到中原,中原的米面、瓷器及南方的茶叶流通到西北。

  清口古商道与山西高平赵家有密切的联系。据修武县作协仝小四多年考察研究,清口古商道应该修建于明朝时期,清代赵家进行了重修。山西高平有个大户赵家,其盐务生意庞大,通过清口古商道做到浙江一带,在沿途1500多公里的城镇上开设店铺108家。“一走几千里,不住他人店”。从此在这一条路上,便可以看到一支长长的骡马队长年往返运输货物、财宝。

  据研究一斗水村文化多年的村民郭文胜介绍,一斗水村西北处的水泉泉眼是一个天然的巨石,泉口大小如斗,一年四季都会流出潺潺的泉水,100余年来从未间断过,也成了明清以来商旅歇脚的著名驿站。

  难怪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李卫国教授特别钟情于一斗水村,他喜欢一斗水村那些古老的石头房子。在一斗水村,每家每户盖的都是石头房子,其中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数十间,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

  据河南理工大学建艺学院刘龙教授介绍,现在一斗水村的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村中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李家大院建于1845年,贾家大院建于1850年,建筑面积都为300多平方米,均历经了100余年的风雨沧桑。

  村子中央的小山上建有一座关帝庙。关帝庙是晋商文化的遗存,也是晋商文化的典型代表,晋商所到之处,其文化也渗透到当地。各地发现的晋商所建的关帝庙无论大小,都有戏台,演出的是山西的戏曲上党梆子。城堡式的关帝庙也成了古道上的代表性建筑。除了关帝庙、一斗泉、李家大院、贾家大院,村里还有690年的古柳树、300年的核桃树等众多古树。

  徜徉在村中,可以感觉到这里的清静和安逸。

  如今的一斗水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批户外驴友和摄影爱好者沿着古道纷至沓来,村民的小日子过得也红红火火。2019年1月,一斗水村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