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民生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致力环境改善 提升幸福指数
小皮筋闯出大市场
修武县全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非常支持惠民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市紫陵镇
小皮筋闯出大市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沁阳市紫陵镇党委书记李立强(右一)、副镇长史燕芳(右二)在该镇坞头村头饰产业园生产车间了解皮筋头饰品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 王学典 摄
 
   

  本报讯(记者王学典)2分钱一个的小皮筋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它却让沁阳市紫陵镇抢占了全国皮筋头饰品80%的份额,甚至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地,年产值达2.5亿元。

  皮筋生产是紫陵镇的传统产业,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少数农民开始手工“搓”皮筋,村民纷纷效仿。部分群众为了养家糊口开始走出家门跑市场,最终建立了全国销售网络。近年来,皮筋头饰生产加工在该镇逐渐形成规模,该镇的坞头村也成为全国皮筋专业“第一村”。

  据了解,为壮大头饰产业规模,促进头饰产业上档升级,充分发挥产业带贫效果,该镇2016年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2亿元的头饰产业园,目前一期二栋5800平方米的车间已建成投用,共入驻头饰加工户24户,年总产值达1.5亿元。2017年7月,该园区又成立了沁阳市祺雅头饰品有限公司,实现了公司化管理。目前,园区务工人员超过2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12人,通过园区带动在家从事头饰加工的贫困人口200余人。

  据该镇副镇长史燕芳介绍,该镇皮筋生产大部分已由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升级为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而产能更是成倍增加,一条半自动化的皮筋生产线与30人的的产能相当。全镇从事皮筋头饰加工生产的专业户200余家,其中注册成立公司17家,常年在义乌等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做头饰销售生意的有160余家2500余人。目前,该镇头饰产品已形成六大类500多个品种、3000多种款式,年产量达1.2万吨,皮筋头饰产业已辐射周边乡镇及温县、孟州市等地,有效带动该镇3000余人实现本地就业。该镇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吸纳全镇400余名贫困户在家从事皮筋加工,占该镇贫困户的40%。

  据了解,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企业带贫能力,增加皮筋产业的产量,该镇去年投资75万元建设了覆盖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头饰电商车间,目前已实现正常运营。而头饰产业项目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开始入驻。

  该镇党委书记李立强介绍,该镇将以头饰品产业工业园区为依托,加快推进头饰工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利用扶贫资金700万元,建设两栋5500平方米的头饰生产车间,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设6000平方米的头饰加工车间。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大大增加头饰产业的带贫能力,同时与义乌商会紧密对接,大力开展“回乡工程”,推进头饰产业上档升级,着力做好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工作,增强头饰产业的对外竞争力,最终将该镇打造成为全国头饰之乡和全国头饰生产基地。

  记者手记

  做好一件小事或许并不难,难的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紫陵镇的皮筋头饰产品并非高端产品,而且处于产品的中下游水平,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最便宜的皮筋一个只能卖2分钱,却能做成一个上亿元的产业。这种小生意或许很多人会不屑一顾,但紫陵镇历经近40年的发展,不仅没有放弃这种小生意,反而使其在高科技满天飞的时代站稳了脚根、占领了市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