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19焦作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发有为抓落实 阔步前行谋新篇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焦作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焦作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关于《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焦作市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的决议
为民营企业高质量 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破解文旅融合时代考题
关于《焦作市人民检察院 工作报告》的决议
以诚信助推 法治政府建设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文旅融合时代考题
本报记者 王爱红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当下,文旅融合成为高频词。“诗与远方”牵手,机遇与挑战并存。当我们满怀憧憬,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如何破题?在实践层面,我市文旅融合探索的脚步已经迈出——

  今年春节假期,传统灯会、特色民俗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为我市景区增色不少。文化为景区赋能,人气旺了,旅游市场火了。

  依托我市美丽的山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通过“旅游+”,使嘉应观景区等一批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焕发了新的生机;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发展,将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现代工业文明遗址等资源串连成“慢游焦作”特色旅游产品,开全省旅游创新发展先河;云上的院子、云武堂等精品旅游民宿,则将乡愁文化和高品质旅游完美结合,深受高端游客欢迎。

  文旅融合离不开项目支撑。与张艺谋团队成功签约启动的《印象·太极》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武陟县与建业集团合作的嘉应观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下一步助推我市太极、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然而,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相加。

  目前,我市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旅游产品同质化、游客体验同质化较普遍;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创意价值体现和原创IP少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市文旅融合如何实现“1+1>2”?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积极为我市文旅融合破题。

  在市人大代表、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看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一个大的概念,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对自然山水景区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云台山景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把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品,才有生命力。

  马春明认为,文旅融合离不开创新,通过创新盘活旅游资源。举办云台山群英会、打造“云逗逗”IP形象、设计开发“云逗逗”文创产品以及精心提炼竹林七贤文化元素,这些都是云台山景区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品牌影响力的具体举措和积极探索。

  市人大代表、市旅游协会会长、河南云台山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志坚从政策扶持、产品打造、创新角度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冯志坚认为,文旅融合要注意把握文化和旅游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要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调动我市文化旅游单位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消除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壁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统一运作和管理。要盘活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突出地域特点和怀川文化特色,做好挖掘、传承、开发、利用工作,切实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高端文化旅游演艺精品,拓展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空间;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企业;重视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旅游”服务新模式。

  对于我市文旅融合新阶段的到来,市政协常委、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融合:首先,文旅融合是深度融合,理念上的融合是首要的,要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不能“两张皮”;其次,文旅融合要有差异化的产品,既要打造景区文旅融合的亮点产品,又要结合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针对不同群体开发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带来经济效益,这是破解旅游差异化不足、促进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第三,艺术创作对文旅融合的助推作用、对景区的提升不容忽视,要抓住文旅融合这一契合点,互相促进,互惠融合。

  “文旅融合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提升百姓满意度、增强游客体验感都是有益的,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寻找突破口,对照更高标准积极落实。”市政协委员、焦作迎宾馆董事长侯珺劼说。

  侯珺劼认为,文化包罗万象,焦作旅游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以整合地方元素为重点,充分利用太极文化、“四大怀药”饮食文化等打造新亮点,不断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增加游客在焦作的文化体验。

  最是一年春好处。在文旅融合时代,期待我市文旅深度融合有更多有益的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