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有这样一个名词,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合适,那就是消费者。
有这样一个单位,每当我们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常常会想起,那就是消费者协会。
毫无疑问,消费者协会是消费者的坚强后盾。进入3月,马上就要迎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禁不住想问:2018年,市消费者协会怎样走过?
“去年,市消费者协会认真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全面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在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指导科学消费、化解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消费者协会的公信力。”2月27日,主管市消费者协会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昌启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加强对全市商场、超市的监督检查,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贯穿市消费者协会去年全年工作的主线。去年,市消费者协会对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百货大楼有限责任公司、大张·惠利佳超市等41家大型商场、超市消费维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多数商场、超市都按规定建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制定了服务承诺和投诉处理制度,安装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但也有部分商场、超市的消费维权服务站存在制度内容不规范、标识不明显、投诉处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实、无障碍设施维护不及时等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消费者协会逐一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市消费者协会对全市商场、超市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规范了商场、超市投诉处理机制,强化了经营者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提升了经营者的服务水平,净化了消费环境和经营环境。”这是一名社会监督员对市消费者协会开展市场监督检查工作的点评。
在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祁欣案头的一份材料上,开展消费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组建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成立消协律师团,开展老年消费教育活动,开展“品质消费教育乡村行”活动等,也被列为去年工作的亮点。据介绍,市消费者协会去年还开展预付式消费调查活动、积极参与价格听证、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调查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去年,市消费者协会积极推行消费维权约谈机制,有效化解消费纠纷;拓宽维权工作渠道,形成消费维权社会共治局面;积极创新投诉维权工作,开通微信公众号,助力消费者维权;联合行业协会,为消费者打造投诉维权专业“绿色通道”;依法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有关保险、汽车、家庭装修等行业的投诉逐年增加,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市消费者协会先后在市建材装饰行业商会、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消费维权工作站,聘请有关行业协会专家对消费者投诉事项进行责任鉴定,既保证快速有效调处消费者投诉,打造消费维权的专业“绿色通道”,又促使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据了解,2018年,全市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咨询2712件,妥善处理投诉75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2.21万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维权能力和意识,推进消费环境综合治理,当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这就是我们2019年的工作目标!”祁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