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而不是带动作用强、辐射效应大、关联度高、可持续的增长点。比谁的增长点多,就要比谁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谁能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让那些前瞻性、趋势性、长远性、高端化的增长点多一些、再多一些,形成百舸争流的竞发态势。
“无中生有”扩增量,让环境越来越优渥。一个好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链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但产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省那些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软环境建设成效较好。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增长点、好项目,要靠好的干部作风来吸引,靠好的发展环境去培育。这就要求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关键,认真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
“有中生新”增存量,让创新越来越活跃。谁转型快,谁就能主动;谁升级慢,谁就会被动。我省为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确定了加快发展的12个重点攻坚产业,正在推动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唯有“变”是永远不变的,只要创新的功夫做到家,转型升级的步子迈得开,老树也能开新花。
“新中生优”提质量,让结构越来越“健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带动作用和裂变效应往往很明显,所以我省提出将重点培育10个新兴产业。汉威电子等物联网企业聚成了中原“智慧谷”,“UU跑腿”树起了我省互联网经济的标杆,郑东新区智慧岛的数字经济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新芽成大树,大树成支柱”,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环境友好的产业越增越多,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值的企业越减越少,增减之间,颜值变高,气质变好,经济发展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增长点就是发力点,增长点壮大了就是增长极。以优良作风狠抓落实,以实际成效推动发展,把增长点挖掘透、培育好,我们一定能保持“稳、进、好”的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