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扶贫动态
马村区:脱贫攻坚亮点凸显
扶贫长镜头
毛遂自荐的“90后”第一书记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扶贫车间里“稳稳的幸福”
养好一群羊 致富喜洋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区:脱贫攻坚亮点凸显
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马村区委、区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持续有效精准发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

  2018年,马村区顺利实现6个贫困村出列、891人脱贫,超额完成年度减贫目标,在省上半年核查中,该区脱贫攻坚工作综合评价为“好”,位列全省第19位、全市第2位。

  马村区探索创新的6个新模式,是该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亮点。

  探索创新政策落实新模式。马村区建立扶贫政策“两下一上”工作机制,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米”问题。全区民政、住建、人社、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将贫困户享受行业扶贫政策情况反馈到各街道,各街道对照各部门提供的名单,一一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并将贫困户享受政策有出入、有应享未享的情况统一汇总上报区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针对各街道反馈上来的贫困户享受政策情况名单,进一步核实,最终反馈到各街道和贫困户。“两下一上”的3次有效对接,切实保障了每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惠。

  探索创新社会扶贫新模式。马村区出台《进一步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与辖区18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全区开展“情系困难群众、助力脱贫攻坚”慈善募捐活动,筹建“爱心驿站”。目前,该区5个“爱心驿站”已全部投入运营,去年全市“百企帮百村”产业扶贫现场会在该区召开。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号召,捐款捐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省工商联会员企业组织河南医美集团向该区14个贫困村捐助价值42万元的电位治疗仪,治疗颈椎腰腿疼等慢性病引起的各种疼痛;区妇联、团区委联合,携手追梦公益组织,为“爱心驿站”捐赠衣物和图书。

  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马村区围绕特色农产品、设施农业、光伏发电、特色加工业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形成4种产业扶贫模式:农业园区扶贫,依托中科田园和华盛绿能2家农业园区发展高效农业,实施了一批苗木花卉、水果、蔬菜等产业种植项目,增加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收入,已吸纳周边25名贫困人员就业创业;光伏发电扶贫,投资567.6万元,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带动了928户实现稳定收益;“土地托管”带动脱贫,农业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农业托管合同,主要种植怀药材,由公司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扣除各项基本投入后,将盈利部分全部归农户所有,目前一期已托管周边7个村92户贫困户的200余亩土地,亩均收益2000元左右;基地就业扶贫,通过在乡村建立扶贫车间的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建立省级扶贫车间1个,培育区级扶贫车间3个,安排贫困户就业40余人,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

  探索创新教育扶贫新模式。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一户不漏,全部享受教育扶贫政策,马村区探索出了“两排查两比对”的方法。该区组织辖区中小学根据各自的招生范围,对全区64个行政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2~30周岁人口是否在校就读进行逐一排查,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建立区台账;组织辖区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逐一排查,详细掌握就读贫困家庭学生情况,建立校级和班级台账;将全区学生学籍信息与贫困人口信息进行数据比对,确定在辖区各学段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利用河南省困难学生识别系统进行再次比对,核实在辖区各学段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情况,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探索创新激励就业创业新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其每年一次性交通补贴。其中,省外就业500元/人年,省内市外就业300元/人年,市内区外就业200元/人年,区内就业100元/人年;贫困户通过养殖、种植等自主创业形式实现增收脱贫的,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1000元至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探索创新扶持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区财政建立100万元扶持基金,支持贫困村发展产业。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5万元和10万元以上的,区财政分别奖励1万元、1.5万元和2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