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马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法制科科长曹占昭毛遂自荐到安阳城街道张田河村当驻村第一书记。此后,他实现了一个“90后”青年向乡村致富“领路人”的转变。回顾曹占昭近两年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让人钦佩,让人赞叹。
扶贫工作不好干,尤其对曹占昭这样的年轻“90后”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你为啥放着办公室里安逸舒适的工作不干,要到村里去扶贫?”当初,得知曹占昭要驻村扶贫,他的朋友和家人都很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很多人这样问他。
“党员干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只有到最基层才能更好地亲近群众,为群众办事。”曹占昭自有答案。接到组织任命后,他背着行李进了村。
然而,曹占昭一进村就被泼了冷水。“为啥派个这么年轻的书记来到咱村?”“是啊,他年轻经验少,估计干不了啥事。”张田河村的两委干部见到曹占昭的第一反应是质疑。
面对这些,曹占昭没有动摇,倔强的他下了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
“张田河村虽然在2014年已经脱贫‘摘帽’,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普遍不高。要想致富奔小康,还得从‘造血’上下功夫。”曹占昭在村里几番走访后,分析梳理村情,谋划村庄致富路。
曹占昭先后帮助村里5名贫困户找到了工作,使他们每人每月增收1000元至2000元。因肢体残疾一直找不到工作的65岁的贫困户侯小牛,也在曹占昭的帮助下找到了稳定工作。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们对曹占昭刮目相看,夸他为民办实事。
更让大家对曹占昭心服口服的,还是他对贫困户田顺利的帮助。2017年11月17日,身患尿毒症无钱医治的田顺利被送到了村委会。看到这个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老人,曹占昭把他送到医院治疗,自费垫付了6500元医药费。之后,曹占昭还组织村两委干部每周3次轮流接送田顺利作血液透析。
近两年,张田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村的双韩路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新打的灌溉机井润泽了地里的庄稼,一盏盏路灯照亮了夜间的村庄,新修建的文化广场宽敞明亮……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帮钱帮物还要帮建一个好支部。驻村期间,曹占昭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带领全村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激发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张田河村的党员们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活动,扶危济困,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曹占昭驻村帮扶已经快两年了,他无数次到田间地头了解农耕,进家入户访贫问苦,带着真情扶贫,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称赞——“小曹书记真能干,给村里修路、打井、上项目,带领大家奔小康。”“小曹书记真热心,介绍俺到周边的厂子上班,每月能赚2000多元。”
曹占昭说,村民的称赞就是对他驻村工作的最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