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湖草系统综合整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这一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北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来抓,让绿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今年3月10日,是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北山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我市北山治理工作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集中攻坚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保护北山生态环境在我市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北山生态修复保护效果初步显现,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生态屏障正在构筑。尤其是去年,我市北山生态保护工作更是亮点频闪:高效宣传贯彻《北山条例》、全面完成223处保护界碑设立工作、高质量完成《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编制……这些都将助力我市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立法保护 北山保护步入法治化轨道
多年来,我市北部山区备受私挖滥采之害,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尤其是2016年6月14日以来,我市打响了严打私挖滥采反弹、巩固北山治理成效的攻坚战,取缔了一批非法采矿点和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多个矿山地质公园相继建成,北山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开展集中攻坚活动的同时,我市把依法管理作为实现北部山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启动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2017年3月10日,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使我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去年,该条例又进行了修订,自2019年1月8日起施行。
自《北山条例》实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条例的贯彻实施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组织常委会成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就条例实施中涉及的管理机构组建、北山总体规划的编制、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北山保护范围的划定和界碑设立等相关事项多次进行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并及时提出审议意见。市政府积极着手《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北山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高效推动《北山条例》的贯彻实施。
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北山条例》,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法能力,增强广大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市、县两级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通过网站、新闻媒体、两微一端等,对《北山条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并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的3月10日举办大型宣传活动,针对1.5万名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执法培训,市、县两级党校还将《北山条例》列入科级以上干部培训计划,让《北山条例》深入人心。
为丰富《北山条例》宣传形式,去年7月25日,焦作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号开始运营,不间断宣传《北山条例》、推送各县(市)区相关工作动态,收集绿色矿山建设、废弃矿山治理与修复利用等相关资讯,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保护北山的意识。去年,我市还举办了《“光影40年”焦作市摄影作品大赛暨“我的城市我的家”生态北山美丽后花园摄影大赛》,收到大量摄影爱好者关于北山的优秀作品,在龙源湖公园广场进行了展播。
设立保护界碑是《北山条例》实施迈出的重要一步。我市投资近700万元制作界碑、标志牌,于2017年12月26日在缝山公园举行了贯彻落实北山保护条例暨界碑设立仪式。截至目前,我市在保护区外边界、主要景区及贯穿北山的主干道入口等重要地点,设置标志碑、一级界碑及标志牌工作已完成,共安装界碑及标志牌223处。
为巩固北山治理成果,我市对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管严打的高压态势,建立了24小时接听电话举报制度,联合执法巡查制度等,对持证露天矿山企业、废弃矿山、私挖滥采和非法经营加工易发点进行不间断地巡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
高水平规划
绘就北山保护新蓝图
《北山条例》获批后,我市立即着手《北山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经过多方考察比较,最终选择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由其为我市编制《北山总体规划》。该规划于2018年6月19日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7月19日发布实施。
该规划聚焦保护和利用两大主题,依托于我市北山现有的城乡分布格局、水系分布、重要生态资源分区以及特色林果分布等,规划构建以猕猴自然保护区和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为主体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格局,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两心、六谷”的空间结构。
在《北山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我市开展了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北山林业提升规划、全域旅游南太行生态旅游产业带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北山环境保护规划、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总体规划和北山公墓陵园规划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北山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提供细化、深化、具体化的规划和依据。
目前,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项目建设已于去年启动;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北山林业提升规划、全域旅游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水土保持规划、北山环境保护规划正在准备评审工作。
高标准修复
让北山生态焕发新容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我市以此为遵循,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就北山而言,就是在对北部山区进行环境治理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修复。
2月11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市就召开全市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焦作推进会。会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等领导带领市直部门和解放区的机关干部5万余人,与各县(市)区的广大干部一起进行义务植树活动。
这只是我市扮靓北山的行动之一。近年来,为高标准开展北山生态修复和恢复治理工作,我市多方筹措资金6.17亿元,共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45个,完成修复治理近4万亩,建成了龙翔矿山公园、黎明脚步公园、白鹭湿地公园、博爱月山矿山公园等生态公园,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地质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龙翔矿山公园是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点工程,曾经是一座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而今,站在该公园山顶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绿意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
白鹭湿地公园昔日是采煤塌陷地,如今已建设成为绿色生态湿地公园,美丽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吸引白鹭群在此栖息,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往采风。
如今,我市北山生态修复保护效果已经显现,南太行绿色生态屏障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我市北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中央党校中青班专题来我市进行调研指导,全省推进“三区两线”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众多地市前来我市学习,北山治理也成为2017年度焦作市有重大影响的十件大事,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5个地市(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安阳)联合申报的《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试点项目。该项目共申请上级资金30亿元,其中我市申请到8.74亿元,1.7亿元用于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涉及沁阳、博爱、修武、解放、山阳、中站、马村7个县(市)区,预计将完成治理面积21.02平方公里。
高品质利用
北山保护助力经济发展
立法不是封山,而是优先保护、高品质利用。
我市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南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构建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机制,规范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秩序,推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频共振。
经过治理攻坚,我市北部山区大量“小乱散”矿点被关闭,矿产资源紧缺,无法满足我市经济建设所需,怎么办?市政府根据《北山条例》和《北山总体规划》要求,决定在北山建设绿色、环保、科学的东部和西部两个商砼产业园,实施规模化开采、集中化生产、高标准恢复。截至目前,东部商砼园焦煤集团(一期)项目初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征地补偿已经到位,用地、环评、水保、人防、抗震等手续正在办理中;市政公司(二期)项目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西部商砼园正在准备环评相关资料和建材生产线设计公开招标相关工作,规划招标相关工作已经展开。
焦作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已于去年1月5日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评审组评审。该步道设计有落叶步道、砂石步道、木柞道、砾石道等,是集健身、游览功能为一体的群体性登山健身步道。评审组一致认为,我市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思路清晰、设计合理,达到了国内同类设计先进水平。
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是散落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经过治理,现在成了“美丽乡村+民宿集群+文创艺术+户外运动+基层党建”的综合体,并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上的院子。
曾经是废弃矿山的山阳区中星街道卢亮沟村,经过治理已成为一个集特色农家、休闲体验、极限运动、房车营地、徒步郊野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基地……
山青了,环境美了,来旅游、锻炼的人多了,有力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活动和全域旅游城市建设。可以说,这些项目在改善北山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9年,我市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指引,积极抓好《北山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推动好《北山条例》的精准有效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丽的南太行绿色生态屏障定会逐步形成,焦作人民必将享受到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终将成为金山银山。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北山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