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吕正军 通讯员许宏伟、范莉萍)3月8日,北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地点,习近平总书记纵论乡村振兴;在远离北京700公里外的温县张羌街道南张羌村,村党总支书记王有明兴奋不已。
“总书记要求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点中了俺村的大穴。”王有明感叹道。
南张羌村人口近万,以鞋业著称,年外销中低档鞋上千万双。然而,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中低端的产品结构,制约着进一步发展。村两委一班人痛感,破解难题,必抓人才。今年春节,该村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村组多次召开乡土人才回归座谈会、入户走访调查,积极掌握在外工作人员“家底”,一大批本村人才“露出水面”。
南张羌村的故事,只是温县重视人才回归的一个缩影。
温县有个乡土人才库,每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都有一本“人才账”,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都是对象。温县各级各部门通过电话联系、微信联络、座谈联谊、创业政策宣传培训等方式,与乡土人才“传情达意”。去年以来,温县举办乡土人才恳谈会1600余场次。
乡土人才回归以后咋发挥作用?温县建立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对返乡创业人才进行技能培训、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创业指导,提升返乡人士创业就业竞争能力;组织新上企业、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参观考察,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先进典型,依托县域全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激发返乡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为解除其后顾之忧,该县开展“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就落户、子女入学、征地、办证、融资等事宜开辟绿色通道;打造集人才服务、人才创业、人才交流、党员服务咨询、党员志愿者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众创空间;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全面落实返乡人员创业定向减免和普遍性降费政策。
市委书记王小平多次点赞的“金水招商模式”,为温县乡土人才回归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围绕金水·温县科技产业园做大做强,今年农历正月十一、十二,温县组织多场金水·温县科技产业园专项招聘活动,为各类乡土人才回归提供1000余个岗位。
在外打拼多年的李芳博士,返乡后创办了鑫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四大怀药”种植、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业务,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如今,温县回乡兴业的4000多名乡土人才中,26人成为村干部,16人当上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