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力是团队中不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能使人力、设备、资金、信息、知识、技能、关系等发挥更高的效能。就企业来说,如果产量和指标的单方面增加或优化,只是从表面上客观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员工技能的话,那么,协同力则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和水平的体现。
去年9月以来,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新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站在全局的高度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冲锋号,聚焦“四联动”,提升协同力,“量身定制”出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套餐”。
“做好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保障,发挥流程配置齐全的最大优势,各单位要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该公司副总经理郭庆山说,“以一项制度、三种方式,将生产组织过程中的问题点和重要事项,通过调度指挥系统高效推进,提高生产组织效率。”
随即,该公司四个联动项目全面启动。
——加强氧化铝生产与矿山的联动,做到按需供矿。
在浮选原矿价格上涨、国产矿铝硅比下降、能耗和矿耗较高、精矿产率降低、药剂费用增加等诸多不利局面下,分级用矿、降低国产矿耗项目正式启动。
该公司以氧化铝生产需求为导向,以“保供矿”为中心,以“一矿一策一鞭”为抓手,牢牢把握“自采、民矿、精矿”供应三个基本点,加大自采供矿比例,保证了企业当期用矿需求。同时,该公司三门峡分公司已具备月自采10万吨的供矿能力,成为中州铝业稳定的供矿基地。
去年11月25日,该公司第二氧化铝厂对浮选环节一粗、二精、一粗扫、一精扫流程开始进行针对性改造。空间及其狭窄、光线昏暗、各路管道错综复杂,这些客观条件都给改造项目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与难度。可关乎生产无小事,尽管困难重重,该公司区域长刘恩义、作业长闫果、工序长于景斌等人不畏严寒日夜坚守,采取“白+黑”的工作模式,始终在现场协调处理各种问题。至去年12月5日,该公司完成了六个系列改造任务。此举,不仅没有降低精矿品位,而且捕收剂单耗减少了20%。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相关技术指标跟踪制度和国内矿价值流模型,拜耳法系统自采矿消耗量逐月增加;完善了进口矿流程,优化后增浓溶出工艺,降低了进口矿耗。据统计,目前,该公司国产矿和进口矿矿耗分别降低了1.8个和8.5个百分点。
——加强烧结法与拜耳法联动,降低用碱成本。
据介绍,该公司原来采用外送精液的形式向拜耳法补碱,月补碱量占拜耳法总进碱量的33%左右,致使拜耳法系统碳全碱比长期处于高位,既不利于溶出,也制约着蒸发汽耗、分解产出率等指标优化和流程设备稳定运行。
以低碳全碱比粗液的形式向拜耳法补碱,打破了拜耳法碳碱进出平衡,降低了拜耳法系统碳全碱比,增加了补碱效益。该公司攻关组迅速拿出方案,并加快了实施步伐。
该公司以低碳碱溶出为突破口,采取大坝回水流程优化、钙硅渣配料流程优化等措施,通过前期实验操作摸索和流程改善,最终确定了低碳系统控制的基本条件,使烧结法与拜耳法联动生产明显。目前,该公司拜耳法分解率和蒸发运转率等关键指标创近三年来最优水平。
——建立燃气与焙烧联动,降低焙烧成本。
该公司组织24台煤气炉满负荷运行,煤气产量达到了每天144km3,焙烧炉天然气用量大幅减少,月产生效益65.8万元。
该公司第二氧化铝厂成品区域持续开展降低燃气单耗和提高焙烧炉产能劳动竞赛活动,调动了各轮班从作业长、班长到各台焙烧炉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精细操作,保证了焙烧炉热工效率和较高的台时产能,避免了燃气浪费,有效节约了运行成本。同时,该公司第二氧化铝厂在4台焙烧炉V08点火燃烧器均已改回煤气燃烧器的基础上,加快3#焙烧炉V08点火燃烧器的改造步伐,使之使用煤气替代天然气,进一步减少了天然气的用量和比例。
目前,该公司第二氧化铝厂成品区域正围绕2#焙烧炉开展电收尘改造作可研报告、制订实施计划,力争早日从环保达标排放上摘掉2#焙烧炉的“金箍”。
——强化生产和动力联动,降低能源成本。
为进一步提高回水量,该公司完成了蒸发机组的大修,并建立了定期清理检修长效机制,有效保证了回水量。
沉降用水改为循环下水;4#~7#窑冷却机喷淋水改入洗涤热水槽;蒸发五组不合格水改入洗涤热水槽;改善环水水质。该公司通过以上四项措施,环水系统实现动态循环,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了保障。
采取恢复生产管线缺失保温1500米等37项措施,大型热工设备主蒸汽管网保温已基本恢复;关停250组采暖设备,对泄漏疏水阀、缺失保温等进行治理;实施采暖用汽分时段供应,每天减少蒸汽使用约157吨……通过一系列措施,该公司综合汽耗降低至去年11月份的2.14吨。
“只有干好、干成,才能活下来、强起来。”正如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涛所言,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实现绝地反击、绝地崛起。如今的中州铝业,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快跑,再造新中州、再铸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