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时代,怎样做好产业转型文章?焦作以啥为抓手?
记者从3月11日召开的2019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推动产业转型,今年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将实施十大工程。
实施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引领工程。启用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提升旅游大数据中心;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今年计划建设旅游厕所35座;打造智慧旅游咨询服务网;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及服务区规划建设或改建旅游服务中心(区),服务自驾车游客。
实施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引领工程。建立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运行机制,整合组建执法队伍,完成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发挥旅游法学研究会作用,推进全域旅游立法工作;发挥焦作市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作用,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提升综合执法效能和水平。
实施对外区域合作创新引领工程。推动郑焦旅游融合快速发展,落实郑州大都市区发展行动方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上的合作及文化馆等馆际交流工作;向郑州市民发行焦作旅游年票(B卡),实现两地文化旅游资源共享;推进焦作与洛阳、新乡、济源和山西晋城等周边地区进行跨区域文化旅游合作共建;利用好平台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做好与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的对接和合作,参加相关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宣传活动。
实施营销创新引领工程。组织文化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重要文化旅游展会及各项国际文化旅游促销活动,配合做好义乌文交会等国家级国际性展会的参展组织工作,加强与韩国、我国台湾等地国际旅行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发挥设立在美国洛杉矶、我国台湾台中等地的焦作旅游宣传推广中心作用,组织市场主体到台湾、香港等客源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创新推出焦作旅游宣传片,重点开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中高端地区旅游市场,做好高铁沿线重点城市客源市场的开发,重点做好北京、西安、杭州三个重要客源市场的开拓工作,保持入境旅游强劲势头,重点开发泰国、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加强境外游客输送渠道建设,建立各层面合作机制,发展国际研学旅游,出台研学旅游奖励政策。
实施外宣机制创新引领工程。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及“两微一端”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和资源,整合宣传平台和渠道,形成多层次、立体式、不间断的焦作文化旅游外宣机制。
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创新引领工程。升级打造省级示范平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等一系列智能便捷服务,力争神农山、青天河等景区晋升二钻级智慧景区,陈家沟、嘉应观等景区成为一钻级智慧景区。
实施特色品牌创新引领工程。加快推进陈家沟、蒙牛工业旅游景区、源沟创建国家AAAAA级、AAAA级、AAA级旅游景区;推动焦作“太极拳和云台山”编号主题纪念邮票发行工作,积极推进与百家孔子学院、携程等大平台的合作,大力推广太极拳国际旅游品牌。
实施产品业态创新引领工程。加强对北朱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民宿发展,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开展民宿资源普查;创建一批省级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乡村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金宿级、银宿级旅游民宿;加强社会资源文化旅游访问点建设工程,打造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符号。
实施综合改革创新引领工程。成立云台山管理有限公司,输出轻资产,输出品牌,带动青天河、神农山等景区共同发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机制。
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引领工程。利用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和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培育优秀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推进云阶康养小镇、云台古镇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加快泽煤盛场、百年电厂文旅园区等项目建设,实施南水北调生态旅游带等重大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组织我市优质文旅企业进行投融资路演及项目推介、项目签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