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我市从全市范围内抽调大批优秀干部参与北山治理、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脱贫攻坚、环保督导、棚户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四城联创”等中心工作,集中力量克难攻坚,探索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干部“一线锻炼工作法”机制,期间也涌现出了许多敢于冲锋在前、敢于担当奉献、苦干实干巧干的先进典型。本报自今日起开设《探索“一线锻炼工作法” 为高质量发展作贡献》专栏,刊发部分优秀干部在一线锻炼的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对于在大学期间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高健来说,从来都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在大学时所学的专业与环保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他就深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多么重要!他也立志要在此领域干出成绩。现在,他身为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肩负着我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的重任。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我国发展观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的金句深深铭刻在高健心中,他也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2016年12月份被抽调到市攻坚办工作后,高健时刻保持工作状态,不敢有丝毫懈怠。
曾几何时,群众对雾霾天气多有诟病和吐槽,国家也对各地下达了环境治理的硬任务。这无疑也给高健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增加了更大的工作压力。为硬起手腕搞好大气污染治理,他带领督导组明察暗访、督导检查、督促整改,其脚步遍布全市大大小小的企业,累了病了也要咬牙坚持。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高健轻描淡写地说:“为了家乡的天更蓝,付出再多都值得,我已经习惯了。”
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细心的高健发现,要治理好大气污染,仅靠人工力量几乎无法完成。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健经过反复思考,总结推行了精准治污方法,每日向各县(市)区和督导组推送前一日全市各县(市)区空气质量、59个乡镇(街道)的空气质量以及全市183家企业在线排放和819家企业的用电情况相关信息。此外,他还牵头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测会商研判机制,借助环境空气自动检测平台的大数据和激光雷达等先进大气观测设备,使我市具备了“5天左右空气质量预报预测”的能力,为分析大气污染成因和做好治理工作提供了精准方向和科学依据。
企业发展与环保工作相互矛盾吗?“在企业管控上,我们坚决反对‘一刀切’!我们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奖优罚劣,鼓励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使环保工作达标企业享受差别化的管控服务,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做好环保工作,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服务意识,多给企业指导和建议,让其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应当采取的措施。”高健说。当前,高健正按照全省“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活动安排,扎实推进我市的相关工作。
在沁阳市、博爱县,曾经有上百家煤场,由于露天经营,遇到大风天气,煤尘飞扬,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如何治理?高健经过工作实践和调研,总结出了应对方法,掌握了相关数据,并加班加点撰写了《关于全市经营性煤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并经市委书记王小平批示后,市攻坚办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了有效整治。
有付出就有收获。一组数字显示:2018年我市PM10的年累计均值为1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2%,低于省定年目标值4微克/立方米;PM2.5年累计均值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2%,低于省定年目标值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全口径)为168天。
“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虽然工作繁忙、压力很大,但只要能为焦作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高健说。由于工作出色,去年,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焦作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