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蕊
在国内外一线城市,长年会有一些艺术展览,让人们面对面地享受艺术、提高审美、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那么,何为展览?展览是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展览分类众多,按性质分,可将展览分为贸易展览和消费展览;按内容分,可将展览分为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按规模分,可将展览分为国际、国家、地区、地方展览和单个公司独家展览;按时间分,可将展览分为定期展览和不定期展览;按展览场地分,可将展览分为室内展览、室外展览、巡回展览、流动展览。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艺术展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享受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走进我市,比如音乐会、舞台剧、美术展、摄影展等,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3月27日,我国著名雕塑家、新水墨画家田跃民应邀来我市举办“跃然云上——田跃民个人艺术作品及收藏展”,这是一场高品质的艺术盛宴。
那么,如何看懂一场艺术展,并从中多有收获呢?记者为读者朋友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攻略。
一、大胆去欣赏
面对各种各样的艺术展,首先要卸下抵触情绪,不要觉得看不懂,去了也白去。要大胆去看,因为通过照片、书籍的方式看展和在现场看展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作品的尺度、材质、触感、塑造、色彩、环境、表达,都会与实际有偏差。所以,喜欢和学习艺术的人,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多观展,在观展中积累艺术欣赏力。
二、提前做功课
在看展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展览的内容和艺术家背景,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感情或想法。进入展厅后,可以先看前言,大致了解这个展会的基本情况,然后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看,对于非常感兴趣的作品可以看看艺术家的作品阐述,了解是否和艺术家产生了共鸣;而对于并不那么感兴趣的作品可以粗略地看。
在展览中,有些作品你可能非常喜欢,但看了作品阐述之后才知道,原来艺术家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这种间接的思想交流比直接看作品阐述和作品更有趣。
三、跟着动线走
我们面对的展览除了艺术家的作品集合展览外,还常常会遇到本身带有连续性、故事性的展览。
在面对这样的展览时,可能就不能像看作品展那么自由了。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展览都是有承前启后的连续关系的,跟着动线可以更好地贯穿这种连续性,更好地理解每件作品的意义和感情。
四、心中常思索
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观展的人面对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感受。同样一幅作品,有的人会长时间驻足欣赏甚至感动流泪,有的人却瞄一眼就过去了,因为不同的艺术作品会激起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观展时,只要我们带着思想去观看,按照提前做好的功课去认真鉴赏,终会有所收获。
按照这样的攻略,看展者可能就不会是一头雾水了,但究竟会有何收获,还得靠个人领悟。综上所述,展览对观展者最大的影响就是眼界的开阔和品位的提升。与原作的面对面接触,可以从多个角度更直观、更纯粹地认识艺术和艺术家,也更便于我们将现场感受融入自己的认知世界中。
当高质量的看展越来越多积累起来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审美和品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图①② 本次展出的部分油画作品。
本报记者 张 蕊 摄
图①② 本次展出的部分雕塑作品。
本报记者 张 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