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垒)3月14日下午,2019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市教育局召开。会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占海回顾了2018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并就做好2019年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
2018年,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绩。其中,3所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名学生被评为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22名学生被评为焦作市“新时代好少年”。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中,我市有1名学生荣获“小小百家讲坛”河南省十佳称号,1名学生获得“小小百家讲坛”三等奖;7名学生获得“寻访红色足迹”和“墨香书法展示”活动一等奖,15名学生获得二等奖,16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继续做好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的同时,成立了2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全面改薄”工作扎实推进,2018年全面完成项目学校119所,5年规划校舍类项目竣工率104.06%,装备类项目完成率115.69%,超额完成国家“超九成”目标。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全市教育集团达到97个,带动223所薄弱学校提升发展。
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7所、竣工6所、在建16所,新增幼儿学位1040个,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1%;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0所,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总数达到288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0.5%;新认定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总数达到24所。
在特殊教育方面,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按照“一人一案”,安排了2099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入学率达98.68%,圆满完成省定95%以上的目标。
白占海要求,2019年,我市基础教育要持续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要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德育工作示范校创建、“小小百家讲坛”演讲比赛、“墨香书法展示”书法作品和“寻访红色足迹”优秀征文的评选推荐以及“新时代好少年”的学习宣传和评选推荐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
要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建设工作,确保各建设项目按期完成;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认真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确保所有学校达到底线要求;继续推动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力争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扩大到50%;严格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管理,义务教育招生要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任何学校不得提前招生,公办学校根据划定的片区进行招生,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严禁跨县(市)区招生,无论公办、民办学校都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选拔生源,所有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
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努力扩充普惠资源总量,各县(市)区要按照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的要求以及省定“城区至少办好3所公办幼儿园,3万人口以上乡镇至少办好2所、3万人口以下乡镇至少办好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按照预定目标再完成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幼儿园占比偏高的局面。要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县(市)区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市级幼儿园5000元、县(市)区独立设置幼儿园3000元、特殊教育幼儿园和随班就读残疾幼儿10000元(含民办)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标准每生每年200元政策的落实。同时,要规范办园行为,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行动,会同有关部门对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开展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专项督查。
要深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保持2019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