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由于学校多媒体设备落后、教具配备不齐全,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自制教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成立了自制教具开发和运用研究小组,我是小组负责人,通过近一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很多应该反思的地方,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得失。
选取制作内容
自制教具是为了在课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以内容的选取非常重要,简单易懂的不选、不重要的不选、不易操作的不选。比如,我们选取的内容有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示意图、地形雨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等,然后师生一起动手,通过自制教具这个过程和课堂上的演示过程,让学生掌握课本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完成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
选取制作材料
自制教具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成本低,所以在选取制作材料时,除了考虑安全外,尽量不花钱,材料可以来源于日常生活用品、废旧物品、学习用品等,比如碎布头、废旧电线、铁丝、毛线、土豆、橡皮泥、卡纸和涂改液、纸箱都可以用来制作等高线示意图;矿泉水瓶、沙土、草可以演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乒乓球可以用来制作地球仪、地球公转示意图、五带分布图等。
操作简单且耐用
自制教具的最大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化抽象为具体。结构较复杂的教具在演示时,教师装配、调整花费时间多,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设计、制作教具时,只要能保证效果明显、科学性强,操作越简单越好。比如在讲经线时,可以拿一个橘子,剥开皮,给学生讲解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除了操作简单外,自制教具也要实用和耐用,如果在课堂演示中坏了,老师重新组装需要花费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也分散了,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总之,自制教具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实践,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沉淀与积累,需要课后的反思与小结,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自制教具或学具,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