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是很多艺术家喜欢表现的题材,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现代著名艺术家徐悲鸿都长于画马。田跃民在面对马这个主题形象的时候,勤于观察、不拘成法。他雕塑的马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他被誉为“当今天下塑马第一人”。
田跃民的艺术之路可谓充满坎坷。他1958年生于山东聊城,自幼受同学影响喜欢上了画画,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工作,后辞职创办文化公司,47岁又捡起画笔专心搞创作。
和田跃民老师初次见面,记者就被他率真直爽的性格所感染。他不求虚名、痴心艺术,不拘成法、博采众长,记者试着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田跃民的艺术创作心得。
世界上的好作品都是我的老师
谈及艺术创作的心得,田跃民说:“艺术需要眼界、需要创新,需要跨界和融合,没有眼界就不会有好的发展。这么多年来,我走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个国家先去博物馆、美术馆,先去拜访当地的艺术家,购买当地好的艺术作品。世界上的好作品都是我的老师。”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田跃民潜心研究油画、国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并将不同的艺术形式交融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业内人士评价田跃民的作品:雕塑富有国画因子,国画具有雕塑元素。
田跃民塑马,用大量精力去研究马的解剖结构、运动规律和性格特点。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都去马术俱乐部观察马、研究马,画了成千上万张速写马,打下了坚实的雕塑和国画基础。
田跃民的作品简练、逼真、生动、传神,赢得了来自世界的赞誉。迈锡尼画廊位于上海普陀区莫干山M50创业园区内,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当游客走进画廊看见田跃民创作的雕塑、国画作品时,都会驻足欣赏。有一些从小骑在马背上长大的客人说:“田跃民把马的喜怒哀乐和精气神,用他的作品全部表现出来了。”
聪明不重要,毅力和承受力最重要
记者请教成功之道,田跃民说出8个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田跃民认为,成功不取决于聪明,而是取决于毅力和承受力。在创办文化公司的时候,他和艺术渐行渐远,后来重返艺术创作之路。他每天坚持速写30张至50张,不管是在工作室还是出差国外,哪怕是在等飞机、火车的时候,田跃民随手都会拿出纸和笔,为身边的人和物作画。
田跃民讲了一个小故事。他学画的时候经济条件不好,用的是复印店里的废纸背面画画。这个纸不花钱,用起来不心疼,画起来没有顾虑,反倒画得好。同样的道理,有一次在一个大学讲课,他让同学们在纸的正面画完再用反面画,反面画得都比正面好。田跃民说,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孤立的,学好画画还得懂心理学,人生也是如此。
记者问,天天练习不会枯燥吗?田跃民说,每次作画,心里想的不是把这幅画画好,而是想着要抓住对方的感觉和神态。如果作画只是临摹形象,那几幅画下来就会觉得枯燥。可如果追求的是神态,只有一点点接近,却永远也达不到最好,所以永远也不会觉得厌烦。正因一番苦功夫,田跃民做雕塑的速度、把握形象的准确度、刻画对象神态和气质的入骨度,都体现了超凡脱俗的功力。
经过30多年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和耕耘,田跃民已经成为我国大师级雕塑家,他的雕塑为世界各国政要和著名人士所收藏,他执行的多个城市雕塑,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性艺术品。
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出点力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田跃民心中常惦念的事。近几年,田跃民以艺术为载体,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西方文化交融不断奔走。
2011年2月,他在日本东京中日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画展;2012年10月,赴美国举办个展并受邀在美国阿肯色大学讲学;2014年,在多个国家成功举办“视觉中国梦,艺术世界行——田跃民雕塑、国画世界巡回收藏个展;2016年11月,应秘鲁共和国国会邀请,在APEC会议期间,在秘鲁国会大厦大厅举办画展,获得了国际友人的无数赞誉……田跃民的这一系列成就,对于把我国的国画、雕塑等艺术传递到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田跃民的收藏品众多,大多是在国外或者中国香港访问时购买回来的,投入不菲,也会有奇迹出现,乐趣颇多。2016年,田跃民在香港访问时看上了一幅油画,花1500美元买了回来,一直挂在书房。这幅画场面宏大,有中国的建筑,有西洋大帆船,还有站在小船上扎着辫子的中国人。去年,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到田跃民工作室时看到了这幅画,一眼认出这是广州开府时的画面,应该是当时一个英国人画的,辗转又被田跃民买了回来,现在价值至少500万元人民币。
由于艺术上的杰出成就,田跃民被国家有关部委评选为中国当代五大雕塑家之一、被中国文联评选为“艺术楷模”被中国文联授予“人民功勋艺术家”称号。
图①② 田跃民创作的国画作品。
图③ 田跃民与雕塑《和平少女》合影。
图④ 田跃民近照。
图⑤⑥ 田跃民创作的雕塑作品。
(照片均由北京田跃民艺术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