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董柏生
了解扬州,感知扬州,感悟扬州,学员们凝神深思。
作为焦作各地各行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四个焦作”建设的指导者、建设者,作为“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的学员,3月22日,大家聆听了《厚植扬州发展的绿色根基,精心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扬州市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实践》《扬州市重大项目建设如何做大增量、优化存量》三节课。
“这一天课,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扬州的变与不变,这变与不变之间,展现了扬州的新发展理念和气魄。”市园林局党组书记范杰在课后发出感慨。
2016年,焦作市“近学许昌、远学扬州”研修班到扬州考察学习时,扬州的地区生产总值是4017亿元(2015年年底),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名列第40位;到2018年年底,扬州的地区生产总值是5466亿元,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名列第37位。
这几年,扬州市通过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世界运河城市大会、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
扬州虽然变化很大,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古代遗产、名园、故居等保存得很好。
不仅如此,扬州将整座城市作为一个综合景区来进行总体规划,不与其他地方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注重均衡绿地布局,打造了“水绿相映、绿路相依、城园一体、人园共生”的城市特色。
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18年制定和实施民生“1号文件”,主城区实现主要道路雨季无积水、主要河道活水全覆盖,累计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300多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6%。“公园城市”“园林城市”是扬州给各位学员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为了将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百姓,扬州把城市中心最美、最金贵,过去用来建CBD(中央商务区)的寸土寸金之地,用来打造绿色开放、运动休闲的CAD(中央活动区)和CEAD(中央生态和活动中心)。先后四次以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的形式将市区31块城市重点公园绿地作为永久性绿地加以保护,市政府每年拿出土地出让金中的5%用于城市绿化、10%用于水生态文明建设,保证生态投入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增幅。
“扬州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年来践行以人为核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文化是魂,以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气质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致力打造精致扬州、公园城市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范杰说,“这几年,我市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正在积极打造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园林绿化焦作样板,把绿色变成焦作底色。”
如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范杰说,2018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的出台,为促进我市城市绿化事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他建议,要借鉴扬州市新城“公园+”和老城“+公园”的建设理念,结合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四城联创”“一赛一节”,编制《焦作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大公园游园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同时,加快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步伐,今年年底前对市民开放,届时,焦作的城市形象将大为改观,城市品质也将有大的提升,我市群众也将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