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在武陟县谢旗营镇贫困群众面前,一提起周建国这个名字,大家都赞不绝口:“他是我们脱贫的恩人啊!”这个被贫困群众称为恩人的周建国,就是焦作市腾龙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9年前,周建国怀揣回报家乡的梦想,辞去优越的工作返乡创业。9年来,他靠着“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八字要诀,把企业做的风生水起,其产品高档建筑模板、家具板、门套板等供不应求,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陈小段村是腾龙木业公司所在地,也是个贫困村。为了改善村容面貌,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他做了一件件实事、好事:出资修建进出村的门楼;购买安装群众安全饮水设备;主动承担全村每年的路灯照明和维修费用;优先安排村里10多户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每年每人收入2~3万元不等;每年从企业赢利中拿出钱,给村里困难群众发300~500元不等的福利红包;每到过年都出钱支持村里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给困难群众和老年人送去米、面、油。陈小段村村委会主任刘金栓说:“为了村里老少爷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周建国办了很多好事,村里人提起他没有不夸好的。”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后,周建国主动与镇政府联手,自己出资100万元,镇政府出资50万元,在公司院内建起扶贫车间,每年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派发8~10万元红利,帮助贫困户脱贫。
今年1月6日,周建国从扶贫车间年利润中拿出8万元,按每户1000~2000元不等的标准,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红利。这是该公司第二年为贫困户发放红利,去年拿出了8万元。
他不仅拿钱给贫困户发放红利,还优先招聘贫困人口在公司或扶贫车间实现就业,共安排了16人,每人每月工资2000~3000元不等,每人每年收入二三万元。北小段村贫困户王发兴,一家4口人,妻子有病,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读小学,生活极度贫困。周建国安排他在扶贫车间上班后,每月工资3000元,去年工资收入3.6万元,实现了脱贫。北小段村贫困户张五生今年65岁,不能干重活,周建国就给他安排了一个轻活,每月工资2000元,去年工资收入2.4万元。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他也积极为其提供公益岗位。谢旗营镇陈堤村贫困户残疾人陈长安、陈世学,不能干体力活,他就在公司为两个人安排了打扫院子的活儿,每人每月工资500元,比全县其他地方的公益岗位每月多收入200元。
周建国时常把慈善敬老院的老人们挂在心上,每到端午节、重阳节和春节,他都提着大包小包给老人们送去吃穿用品,夏天送凉席、毛巾被,冬天送暖手宝。2017年谢旗营镇首届“九九重阳·慈善助老”活动中,他拿出3万元善款支持活动开展。去年重阳节,他又拿出3万元给各村慈善幸福院的老人送去米、面、油,还买了100多部收音机送给老人们。老人们亲切地说:“建国这孩子,比自己的亲人都亲。”
周建国的腾龙木业公司,是一家小企业,可他却自愿扛起了脱贫攻坚的责任,为啥?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腾龙木业作为一家小企业,在扶贫奔小康的路上,有力就要出力,既不能少,更不能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