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沁阳·解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市领导深入企业调研生产经营及发展情况
沁阳市探索脱贫攻坚医养新模式
沁阳市“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开班
好媳妇郎素霞:用爱托起不幸的家
图片新闻
不负春光与时行 砥砺奋进谋跨越
解放区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民主、焦北街道率先完成“学习强国” 学习平台注册并掀起学习热潮
解放区党委常委专题议军会议召开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媳妇郎素霞:用爱托起不幸的家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沁阳市山王庄镇新店村,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叫郎素霞。她每天要将50多公斤重的婆婆在床和轮椅之间抱来抱去,这一抱就是9年。她把老人照顾得妥妥帖帖、干净整洁。多年来,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孝敬公公、婆婆,照顾身患残疾的大姑姐。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非常沉重的家庭负担,她却做得极其自然。因为她那颗视公婆为亲生父母的孝爱之心,晶莹而剔透。

  孝媳妇伺候患病公婆任劳任怨

  3月14日,笔者来到郎素霞家,只见她正在厨房和面,准备包饺子。今年44岁的郎素霞,留着短发,讲话时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语气平静而舒缓。婆婆李秀花坐在厅屋的轮椅上,脸色红润、衣着干净。郎素霞回忆说,20年前,她刚刚嫁到婆家,看到婆婆悉心照顾卧床的爷爷,孝敬之心不由得生起。随后的日子里,她主动挑起家庭重担,不辞辛苦,与婆婆一起照顾爷爷8年。

  天有不测风云。婚后不久,公公张洪年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摔伤了腰,一直卧床不起。郎素霞又挑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经过她多年贴心细致地照顾,如今,公公精神矍铄,借助拐杖能够慢慢行走。2010年,婆婆因脑梗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同时又患有老年痴呆症。

  谈起一天的生活,郎素霞说:“每天六点起床,做好早饭,给公婆穿衣、洗漱、喂饭、做家务。闲下来还要去饮料厂帮忙干活儿。一天也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平日里,婆婆大小便就靠尿不湿和卫生纸,郎素霞每天及时为她更换,还定时帮老人洗头、擦身、按摩、剪指甲、洗衣服。遇到有阳光的好天气,她就推着婆婆到院子里晒晒太阳。饮食上,她每餐都要做两样饭菜,给婆婆准备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并用搅拌机打碎,耐心伺候婆婆一口一口进食,喂完一顿饭常常需要半个多小时。因为婆婆四肢无知觉,无法伸展,最大的困难就是穿衣服。这么多年来,郎素霞总结出一套小技巧,每次穿衣服之前,先给婆婆全身按摩10分钟。之前穿衣服需要大半个小时,现在5分钟就能穿好。

  多年来,为照顾好公婆,郎素霞从未远离家门。“她是真受累,照顾老人真细致,从没听她抱怨过。”说起郎素霞,街坊四邻无不竖起大拇指。

  好弟媳照顾残疾大姑姐不离不弃

  每天的生活,郎素霞除了照顾好公婆,还要照顾身患残疾的大姑姐。今年48岁的张青春,曾遭遇孩子夭折、离婚等多重精神打击,之后又患上小脑萎缩,行动困难。2006年至今,郎素霞一直悉心照顾着大姑姐的生活起居,一家人生活在一起。3年前,大姑姐不小心摔倒骨折。郎素霞让亲戚帮忙照顾公婆,自己在医院里照顾大姑姐半个多月,早晚陪护、精心照料。为了帮助大姑姐康复,郎素霞手把手教她骑三轮车。一个多月后,张青春终于可以独立骑着车去村文化广场晒太阳了。

  “洗衣喂饭,买穿买戴,她从来没嫌弃过俺。之前,我脾气不好、性格孤傲,素霞用她的爱心和耐心改变了我;现在,我有啥心里话都爱讲给她听。”谈起郎素霞对自己的付出,张青春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爱人张豪伟在村庄附近经营一家饮料厂,天天忙着生产、跑业务。“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家人身上。我们一家人几十年没有吵过架,非常和睦。”张豪伟说。

  “公婆就是我的父母,赡养老人是我的责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郎素霞说。多年来,面对压在肩膀上的生活重担,郎素霞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护理公婆、照顾姐姐,从不叫一声苦和累。儿子放假回家,郎素霞经常对他言传身教,教育他做人要孝顺、要懂得感恩。儿子也十分懂事,主动帮助母亲照顾爷爷、奶奶。郎素霞用朴实的行为和话语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邓晓芳

  编 后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历经千百年传承,在当代社会仍然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原因很简单:社会由一个个家庭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孝老爱亲,才有家庭的和睦与融洽,才有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社会文明,首先要从家庭文明着手,孝顺老人、爱护亲人,让家庭的和睦之花开得绚丽,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郎素霞为家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他人无法想象的。郎素霞把赡养公婆、照顾姐姐当作自己的使命,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怨天尤人,无怨无悔,不言苦、不言累,悉心照顾公公、婆婆和大姑姐,用自己的质朴行动和一腔真爱,演绎了至纯至孝的动人情结,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她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点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