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拳学院里话传承
刘连生:练习太极拳要“顺”
图说太极
开展“太极拳进社区”活动
秦岭深处的 太极拳影
作为特聘讲师在海南授课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连生:练习太极拳要“顺”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刘连生在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练好太极拳,每走一个动作,都要从视觉传达每个步法、身法、手法,这时一定要找准目标,将根扎稳,腰灵、肩活,顺其自然地使用内劲带动开、合,发动气脉内体之力。这样练下去,就会让自己感受到一个‘顺’。”3月10日下午,市武术名师刘连生谈起自己练太极拳的要领时说。

  众所周知,太极拳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如何认识太极文化与拳术的关系?练拳中要注意什么?诸如此类问题,时常困扰着太极拳爱好者。本期名师大讲堂,市武术名师刘连生从自身练拳感受谈起,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太极拳包含了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事物运行的道理以及人体生命的科学,我们通过习练太极拳,就能懂得起落、虚实、开合、松沉等众多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太极拳练起来就舒展,人就不会感到疲惫。这其中的道理,就是一个‘顺’字,即起落要顺意,虚实要顺气,开合要顺劲,松沉要顺势。”刘连生说。

  接着,他做了一个撇身捶进行动作示范。只见他左手微扣腰部,右手上抬过程中,肩、腰、腿顺应下沉,整个动作干净利落,虚实清楚,转换轻灵,重心平稳。他表示,顺劲首先是在习练拳架及站桩功法中体验,可用意念诱导,使精神、意念及气与力协调配合,使身体上下、左右、前后的神、意、气达到均衡的状态。例如在撇拳时以肩关节为轴,利用腰部及大臂力量增大劲力,要有以拳背为力点击打对方头部的攻防意识。

  “无论干什么事情,‘顺’都是一种理想状态。事物自有运行之道,习练太极拳要遵循人体生命科学,关节、气血、呼吸、神经等关系到动作的幅度大小、发力快慢、变换转化。如果对这些道理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完整的太极拳步骤、方法训练,就可能因为不顺而适得其反。只有在老师指导和引导下,悟出太极拳变化的道理,在功能性或者健康性方面练顺太极拳,才会让自己受益。因此要想练好太极拳,就要对其有所熟悉,练拳中只要顺应变化,就能在竞技中迎接挑战,在练拳中促进健康。”刘连生说。

  ●名师档案:

  刘连生,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拳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武术名师。1960年出生于中站区西冯封村的一位武术世家,5岁时,跟随其大伯刘思绪学习武术基本功,后经名师指点学习太极拳,并逐渐领悟太极拳真谛。多年来,刘连生义务举办太极拳、太极剑等培训班200多期,其培训的学员达1800余人次,他所带领的团体在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40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20个。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