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法官,大家想到的都是身着法袍、手执法槌,在审判庭上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一锤定音。事实是如此吗?基层法官一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在法庭内外都干了些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沁阳市法院王曲法庭,亲身体验一下法官的酸甜苦辣。
刘刑军,男,1968年2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沁阳市法院王曲法庭庭长。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刑军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副庭长、庭长。1998年以来,扎根基层法庭,凭着对党的事业一片忠诚、对审判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爱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秉公执法,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被辖区群众称为“靠山牛”。多年来,刘刑军屡获殊荣,2017年被沁阳市委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2018年被沁阳市委评为“沁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被焦作市中级法院评为“焦作市十佳优秀法官”。
2018年以来,王曲法庭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449件,在仅有刘刑军一名员额法官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全体成员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审结案件439件,个人结案418件,结案率97.77%。个人结案数在全院员额法官中排第一名。在工作中,他认真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办案理念,不断更新调解观念,创新调解机制,提升调解能力,改进调解方法,探索出一条“上诉少、息诉多、效果好”的良性循环路子。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刘刑军体验一下基层法庭法官一天的工作。
6时30分,先到沁阳市法院再到王曲法庭
3月6日6时30分,和往常一样,刘刑军准时醒来,简单洗漱一番,便前往沁阳市法院。因为每天7时30分,他要先到该院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处理完之后,要在8时30分赶到王曲法庭开展工作。
9时,开庭审理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一案
3月6日9时,刘刑军准时开庭审理原告张某诉被告沁阳市柏香镇杨林村第六村民小组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一案。
审理中,原告张某诉称,被告于2013年开始将其承包的2.31亩土地承包给第三人。2017年开始,被告又以原告妻子去世及女儿出嫁为由收回了原告的承包地,并直接向第三人收取承包费。现要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给付原告承包土地款、土地直补款9883.28元,第三人对2017年的承包款1400元承担连带责任。
庭审结束后,刘刑军开始给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争取调解结案。但双方争议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刘刑军决定先冷静处理,待双方气消后再进行调解。如果双方争议较大,失去调解的可能性,刘刑军将及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判。
10时30分,与王曲乡政府领导进行座谈
3月6日10时30分,刘刑军来到王曲乡政府,与该乡党委副书记毋法铎进行座谈。刘刑军介绍了法庭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并就法庭如何发挥审判职能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工作作了简要汇报。
毋法铎表示,近年来,王曲法庭为王曲乡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了及时的法律服务,在南孔村部分房屋拆迁过程中积极配合、对发生的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受到了王曲乡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11时20分,调解买卖合同纠纷
回到法庭后,刘刑军没有休息,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因为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在等着他调解。
被告靳某先后在原告聂某处购买饲料279袋共计43760元,已支付13760元,尚欠3万元。原告多次索要,被告拒不还款,现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偿还饲料款3万元。
案情虽然简单,但调解难度较大,被告就是两个字“没钱”。刘刑军没有放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因经济紧张,暂无力给付,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承诺在2~3年内偿还原告欠款。
14时30分,庭前调解
吃完午饭,来不及午睡,刘刑军快速回到办公室,准备整理下午的开庭材料,再次进入忙碌状态。
14时30分,原告敬某诉被告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开庭审理。开庭前,刘刑军直接做庭前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顺利结案。
15时40分,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15时40分,刘刑军来到王曲乡中王占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走访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
多年来,该村每逢集会,王曲法庭都会组织法官到集会上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效果很明显,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纠纷也少了很多。
16时10分,走访企业
16时10分,刘刑军来到沁阳市森宇食品有限公司,就企业经营发展是否遇到法律问题与该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并提供法律宣传服务。
座谈结束后,刘刑军给企业负责人留了联系方式,表示如有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可以打电话联系。
16时40分,现场勘验调解
从企业出来,刘刑军与法官助理黄艳萍、书记员淮建勇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王曲乡里村,处理一起厂房租赁纠纷。
为尽快化解双方纠纷,刘刑军来到冯军营的出租厂房大院,进行现场勘验并组织原、被告双方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调解。由于双方分歧较大,直到18时也没有调解成功,刘刑军等人只好返回法庭。
同事有话说
“刘庭长扎根基层多年,常常加班加点,放弃大量休息时间用于办案。他虽然年龄大了,但依然热爱学习,只要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总是第一时间购买书籍带领大家学习。刘庭长还注重对年轻法官的培养,提高年轻法官的业务能力。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黄艳萍说。
刘刑军说当天虽然调解成功了两起案件,但这两起案件都是比较简单的纠纷,调解难度不是很大,原定土地承包合同案以及租赁合同纠纷案本来希望在开庭和调解的时候有所突破,但因双方分歧较大,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有些遗憾。他说:“我只是干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没啥可宣传的,只要群众需要,我就有留下来的必要!”
(本栏照片均由沁阳市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