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是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焦作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要求。为确保“两个高质量”落细落地,市引沁局积极创新抓党建、促发展、促落实、促争先“一抓三促”载体,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引沁事业发展高质量,其成功实践值得学习借鉴。本报今日推出这篇报道,敬请关注。
近年来,市引沁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抓党建、促发展、促落实、促争先“一抓三促”与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结合起来,以“两个高质量”为引领,牢固树立“高标一流,全国领先”的理念,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拼搏精神,深入开展“质量、效率、法治、出彩”落实年和“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推动引沁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基层党支部建在渠上,用水“1+2改革”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市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了引沁力量。
抓党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市引沁局把党的建设高质量作为“一抓三促”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和牢牢把握的工作方向,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的建设,为引沁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党的建设方面多点发力。该局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创新性开展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10项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以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为要求,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开展了“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多点发力。该局把党支部建在基层,把党旗插在渠上,在基层管理处设立4个党支部,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小组一块阵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开展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投资6万余元对6个党支部活动室改造升级,购置办公桌椅、资料柜,制作6面党建主题墙、40余个制度版面;投资23万余元在河口枢纽及东方红枢纽增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识、橱窗;投资86万余元,完成电教中心改造、职工活动中心改造、荣誉室改造、篮球场改造。去年9月,焦作引沁灌区创业基地被确定为首批焦作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目前已接待30余个团队1000余人次参观学习。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完成党委换届和6个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选调党员骨干充实到基层一线单位,开展党务知识培训,培养15名入党积极分子。
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方面多点发力。该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了“三重一大”监督管理制度,重大事项都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决定。配备了专职党务干部,成立了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小组、意识形态责任制领导小组等。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落实全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和党支部生活18项规范要求等。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和抓党建责任清单、党组织生活10项制度、意识形态工作6项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党风廉政责任制分解方案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焦作日报》上多次进行宣传报道,展示引沁新业绩、新形象;精心制作“美丽引沁”宣传片,大力弘扬引沁精神、引沁文化。在省、市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该局选送的摄影作品《烈日下的抢修》、征文《石破天惊的歌》获得一等奖。实施“人才兴局”战略,制订人才培养3年规划,2年来共培养3名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6名研究生。实施“健康引沁”战略,成立太极拳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5支队伍,举办迎五一、庆十一运动会等。开展“平安引沁”建设,营造高质量发展法治环境。该局水政监察大队获得2018-2020年全省水利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单位称号。
促发展,引领灌区实现“五个最大化”
促发展是“一抓三促”的关键。该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为引领,以奋力争当全国灌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为目标,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打造“美丽经济”增长点,在建设“安全灌区、节水灌区、智慧灌区、美丽灌区”和务实、文明、平安、美丽“四个引沁”新征程中,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新作为。美丽+绿色发电、美丽+生态供水、美丽+沟域经济遍地开花,实现了资源效益、工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五个最大化”,百里灌区变成百里画廊,创造了把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的“引沁模式”。
美丽+绿色发电。以沁河为水源,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引沁水电站,通过引沁总干渠引水,利用引沁灌区灌溉余水和汛期洪水发电,目前总装机达到12400千瓦,新增容2800千瓦。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发电11.98亿千瓦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引沁水电公司通过评审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家创建国家“绿色小水电”的企业上报水利部。引沁水电在走出去战略引领下,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全省及周边水电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已经为周边17家水电企业提供安装、技改、检修、运维等专业服务。
美丽+一渠四带。利用灌区“长藤结瓜”的资源优势,形成了沿渠现代农业带、沿渠工业经济带、沿渠生态林业带、沿渠旅游景观带“一渠四带”格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灌区粮食亩产由1969年的171公斤增至目前的800余公斤,解决了山岭区13万人的饮水困难,灌区内种植结构逐步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工、农、林、渔业全面发展,百里灌区山清水秀,粮丰果香。
美丽+多元供水。目前已形成“引蓄结合、以蓄补源、综合利用”的供水工程网络,由单一农业灌溉发展到农村安全饮水、农业灌溉、工业供水、水力发电、养殖供水、生态供水和城市供水等多元供水格局,实现了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增加供水总量、增加供水收入,提升供水效益、提升供水管理水平。去年,渠首引水3.5亿立方米,水费收入1495.6万元;农业灌溉42万亩次,保证了灌区粮食丰产丰收;工业供水取得突破,新增了金利、万洋两家企业用水,恢复了隆丰公司供水,日用水量增加9000立方米左右;引水补源、环保用水、孟州水系供水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美丽+沟域经济。研究灌区沟域经济,盘活沟塘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孟州市陵区沟系区域内共有4条主要沟系,沟域面积8000余亩。该局积极谋划沟域经济开发,致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向孟州西部陵区注入引沁水,带领陵区贫困村发展水产养殖、林果业等,目前已开发沟域面积2600亩,为59个鱼塘、荷塘、水库提供水源支撑,使陵区沟中有水,水里养鱼种藕,岸上有花果树木。
美丽+智慧灌区。该局扎实推进灌区现代化,不断提升灌区治理能力,完成了《引沁灌区现代化规划》编制,通过省水利厅专家评审;在总干渠上安装34台电子水尺、多普勒等现代化测量水设备,安装太阳能自动化启闭设备,实现闸门远程操作;开通水费缴费平台,群众缴水费实现扫码支付。
促落实,用绣花精神抓落细落地
促落实是“一抓三促”的保障。该局坚持用绣花精神,把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见到实效。
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方面落地有声。保障学习时间,坚持每月党委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不少于1次,每周四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全年集中学习48次。丰富学习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等。创新学习形式,采取举办专题讲座、上党课、办培训班、以考促学、举办演讲比赛、举办知识竞赛、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深化学习效果。加强“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管理,制定引沁局“学习强国”学习制度,学习全员覆盖,坚持每天达标。
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落地有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开展重点岗位、重点人群、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风险点排查工作,排查风险点40项,制定防控措施40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集体决策,全年党委会集体研究决策重要事项47次142项。认真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强党性正作风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做到防微杜渐、抓早抓小。
在突出产业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方面落地有声。针对孟州特点,制订沟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开发沟域经济促进脱贫攻坚。在结对帮扶的孟州市小石庄村,去年共实施田间水利工程、文化生态园、安全饮水、整村推进道路建设等9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376万元。发展特色养殖、高效种植,帮助贫困户养殖土鸡4000只,种植花椒树、黄花菜130亩。去年建设的扶贫车间开工生产。提前完成小石庄村11户38人的年度脱贫计划。为孟州市赵和镇范庄村投入130万元修建田间水利工程13800米。为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投入130余万元修建田间水利工程5200米,另投资37万元为该村修建引水洞工程,为脱贫夯实了基础。
促争先,在全省居前列全国争一流
促争先是“一抓三促”的难点,也是重点。该局高点定位,拉高标杆,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全国灌区的前列。
在全国率先启动创建一流现代化灌区工程,《引沁现代化灌区规划》通过了省水利厅专家验收,并上报国家水利部,在业界有了话语权。
在全国率先实行总干工程管养分离改革,为全国灌区工程管护社会化提供了“引沁经验”。“1+2”改革取得新进展,注册成立了5家农民用水协会,具有引沁特色的农民用水协会,打通了供水“最后一公里”,并长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全国灌区提供了“引沁方案”。《东方红渡槽安全性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科研攻关项目,通过省水利厅结项验收和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价。研究生实践基地升级为省级基地。
在全国灌区率先拿了省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大奖。在河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该局拍摄制作的《激情岁月树丰碑》电视片荣获“五个一工程”大奖。
在全国率先打造“弘扬主基调、凝聚正能量、助力中国梦”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拍摄了《激情岁月树丰碑》和《美丽引沁》宣传片,先后在焦作、济源等多地播出,并成为济源愚公移山精神干部学院主体教案和各地高校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生动教材。聘请业内设计专家,在渠首和机关分别建成了引沁文化展厅,生动再现了沁水的新生、“天河”的奔放、发展的足音,展厅已经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今年,该局被焦作市直机关确定为“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在局机关各楼层建成了“文化长廊”,创办了微信群“引沁一家亲”、《今日引沁》画报和“文明引沁”微信公众号,展示和记录引沁人团结、务实、敬业、奉献的干事创业风采。每年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打造引沁文化高地,建设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基地,该局还将建设“引沁愚公移山精神实景纪念馆”、10公里长的“引沁愚公移山精神文化体验带”,组织举办摄影展、书法展和作家采风等系列活动。
引沁人要成为全国灌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缔造充满希望的未来,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