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3月18日,全市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和骨干全科医生培训启动会在市妇幼保健院举行。据了解,此次我市将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21名临床医师、10名骨干全科医生进行培训。
据介绍,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和骨干全科医生培训,旨在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以及实操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此次培训的内容重在实践操作,在临床医师培训中,学员将结合培训内容完成一定学时的线上学习,并到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实践,重点培训本专业各种技能,包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规范用药等能力。同时,将采取导师制,由接受培训任务的医院确定对应的专科并指定专人承担“一对一”临床技能培训任务,提高医疗管理能力、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等技能。
在骨干全科医生培训中,学员将结合培训内容完成一定学时的线上学习,并到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实践,重点强化全科医学理念,提高对基层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危急重症病人急救、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和处置等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及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等技能。
据了解,此次培训学员及基层医疗机构将与县(区)卫生健康委签订培训承诺书,并在培训机构备案,市卫生健康委将对培训项目进行跟踪、监测、督导和评估,随时调阅培训人员信息,现场检查学员在医疗机构培训学习情况。在一个培训周期内,市卫生健康委对医疗机构将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带教和培训人员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经费补助的重要依据。
会议要求,培训基地要加强人员管理和教学管理,根据培训要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重点,落实培训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医疗机构要落实好进修计划,创新培训方法,注重临床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培训工作;参训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培训基地的相关规定,虚心请教,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培训人员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