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动态
图片新闻
“拼”出一条致富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警民爱心超市开张
爱心在山村小学传递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出一条致富路
——记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廉春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廉春明(右)在贫困户王小分家里走访。
  本报记者 王 颖 摄
 
   

  本报记者 王 颖

  近日,马村区城管局驻演马街道前夏庄村第一书记廉春明受到区里表彰。

  “廉书记一心扑到村里,凭着一股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拼劲儿,带领俺村走上了致富路。”该村村委会主任马超说。

  熟悉廉春明的人都知道,这几年他在村里扶贫很“拼”。他真情为民、拼命工作,带领乡亲们修路打井上项目,实现了前夏庄村的脱贫摘帽和乡亲们的增收致富。2018年,前夏庄村从之前的省级贫困村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先进示范村。

  从落后到先进,廉春明如何带领前夏庄村“拼”出致富路,实现了华丽逆袭?

  2015年9月,他驻村扶贫。他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入户走访时的情景。在贫困户张国喜家,提起地里的庄稼浇不上水,张国喜的母亲郑梅荣眼眶都红了。“村里地多、井少,农忙浇地要轮半个月。浇地晚的,庄稼都旱死了,乡亲们急得眼都红了。”廉春明说。

  “村里道路坑洼不平,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一番走访摸底后,廉春明下决心把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一改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此后,“白加黑”“五加二”成了他的工作日常,凭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拼劲儿,他多方联系资金,累计为村里硬化路面2万多平方米,让一条条整齐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全村新增机井近70眼,敷设地埋管5500米,让浇地难在前夏庄村成为历史;整修安装100多盏太阳能路灯,让昔日夜幕下黑暗的村庄亮了起来……

  爱拼才会赢。村里基础设施提升完善了,廉春明并没有满足。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高效农业生产合作社,村民既可以在合作社参股分红,又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挣钱,贫困户在这里灵活就业的有30余人,每户每月增收1000余元。

  2017年年底,在全市扶贫产业尚处在探路阶段时,廉春明率先联系对接驻马店遂平县工艺品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春天成功将其引进到村里,投资建设箱包生产扶贫车间。

  村子变美了,村民变富了,廉春明仍然一刻也没有放慢“拼”的脚步。2018年7月,他的父亲突患重病住院,而这时正是村里的扶贫车间投产前最忙碌的时间。为了不耽误扶贫车间的建设,他一个小时的假也没有请,只趁着周末工作的间隙抽出时间到医院看望父亲。面对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亲,他满心愧疚,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父亲看出了儿子的愧疚和无奈,再三叮嘱他以工作为重,不要忧心家事。

  正是有了廉春明这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儿,当年8月,村里的箱包生产扶贫车间提前建成投产,贫困户和村民们不出村就可以在此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1800余元。

  2018年年底,前夏庄村实现了整村“摘帽”。廉春明带民致富的决心丝毫不减,仍然拼劲儿十足地给村里谋划着新的致富项目。

  “村里集体经济底子薄,现在只有一个箱包生产车间,将来攻坚期结束后,驻村帮扶队走了,我担心致富产业不足,我现在正和村两委谋划着引进一个礼花生产车间。”廉春明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