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4月3日上午,“聚焦民生实事、加强民心相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举行,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四医”联动改革,统筹深化市域综合医改,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破解“小病大医”难题,我市深化医疗改革,按照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优质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的“两延伸”改革路径,深入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大工程”,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截至目前,我市“15分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医疗保障网的“网底”进一步织密织牢;组建15个医联体(医共体),建立统一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基本实现区域内医联体全覆盖、医联体远程诊疗全覆盖;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441个,签约23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6.69%,老弱慢病等特殊人群签约率达78%,困难群体签约率达100%。
在深化医药改革方面,我市向“灰色药价”开刀,破解药价虚高难题。按照“一集中”(集中招标采购)的改革路径,在全省率先推行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改革,挤出药价虚高的水分。全市141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省级平台联动采购,以量换价,量价挂钩。2017年9月,进行了首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品规4943个,平均中标价格较原来降低14.6%。2018年11月,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配送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平均中标价格较原来降低15%。
同时,我市着力深化医保改革,推动医保政策向困难群众倾斜,破解因病致贫难题。按照提升医保保障水平、扶贫精度、监管能力,初步实现“病人少花钱、医院控成本、医保基金可持续”的多赢目标。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7%,困难群众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0%。全面推行“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着力缓解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做到保在难处、扶在实处,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
在深化医院改革方面,为破解公立医院参与改革动力不足难题,我市按照管理向现代化聚焦、运行向科学化聚焦、发展向信息化聚焦的“三聚焦”改革路径,进一步深化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通过医院改革,与去年相比,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3.82个百分点,检查化验占比下降2.93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卫生材料费用下降4.84元,医务性收入占比提高6.51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添动力、资金保障可持续、医院发展有后劲”的改革初衷。
针对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回答说,市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到2019年度中央财政资金1.07亿元,用于我市卫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卫生领域重大建设项目共计21个,总建筑规模33.37万平方米,总投资14.72亿元,涉及市、县两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效促进我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优化和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我市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和水平。
今年,我市将市人民医院新建门诊急诊楼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列入市2019年重点民生实事。该项目是全市卫生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市人民医院发展瓶颈、满足群众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集约利用资源、优化城区医疗布局的有效举措,我市将依托市人民医院科研诊疗优势和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打造豫西北、晋东南区域性五大医疗中心,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重新规划市人民医院院内布局,打造更加畅通的紧急救援绿色通道,提升急诊救治能力和效率。全面美化绿化,完善配套服务,打造更加舒适的“花园式医院”,造福全市人民。
就群众普遍关注的疫苗接种安全问题,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回答说,市卫生健康委重点从八个方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确保疫苗接种安全:一是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的软硬件建设,稳步推进免疫规划示范门诊、数字门诊建设,创建免疫规划标准化县,规范预防接种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质量,使老百姓接种疫苗更加安全、更加便利。二是严把疫苗冷链储存运输关,加强疫苗的进出和使用登记、过期疫苗的管理和销毁,使疫苗的使用更加安全。三是建立免疫规划人员培训考核机制,所有免疫接种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培训和考核一次,保证接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让家长们对接种工作人员更加信任、更加放心。四是作好接种疫苗前后告知。接种前让儿童家长充分了解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等内容,作好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处理,规范预防接种记录和报告,让家长们在接种前心中有数、在接种后更加安心。五是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积极普及“互联网+预防接种(小豆苗APP)”的使用,让其成为医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提供一站式个性化贴心服务的同时,体现了疫苗接种过程的透明化、具体化。六是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国家政策和接种知识知晓率。七是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责任落实。对全市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疫苗管理、措施到位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使工作落到实处、责任落实到人。八是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对所有接种单位开展全面排查,对暴露出来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