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韩长金(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主讲人档案
韩长金,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期奋战在该市经济和改革工作第一线,不仅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招投标管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能源电网、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观点
重大项目已成为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启动了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赢得了发展先机。近年来,该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市级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额明显增加,项目发展呈现产业项目增多、创新项目增多、多元合作项目增多的良好态势,重大项目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引擎。
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摆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
一是提高认识。2012年,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项目为王”重大决策,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摆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把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将协同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作为第一任务;把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效果作为检验干部队伍能力的第一导向、第一标准。
该市明确重大项目建设精神内涵: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第一抓手,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支撑,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第一体现,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凝心聚力抓落实的第一任务。
二是明确重点。扬州市赋予年度重大项目建设主题:2012年,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2013年,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重大城建项目会战年;2014年,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和重大城建项目决战年;2015年,产业项目升级年+城建项目决胜年;2016年,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化年+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年;2017年,建立“遴选、承诺、跟踪、评估、调度、考核”机制年;2018年,项目质量优化年。同时,该市每年下达“三新”(重大项目新开工、新竣工投产、新达产)考核指标。
三是强化服务。扬州市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分包制度,要求四大班子负责人分别联系推进50个重大项目,每月深入项目点,现场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一个重大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张项目卡片、一抓到底”推进机制,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水平。针对重大项目引进、审批、建设等关键环节,该市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各类要素保障机制,确保各类重大项目享受市级层面的所有优惠政策,并按照国家简政放权要求,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该市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重大项目秘书,赴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帮助项目主体排忧解难;定期举办“北京大学—扬州项目建设大讲堂”,邀请北京大学知名专家学者来扬州讲课,进一步提升全市上下重大项目服务及管理水平。
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要处理好五个问题、实施三大战略、做到三个结合
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扬州市注重处理好五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的关系问题。二是处理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处理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服务经济的问题,力争在服务型制造、互联网信息服务、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突破。四是处理好创新驱动的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综合体和高新区为载体平台,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支撑,以相关政策配套为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五是处理好传统动能的升级问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扬州市还大力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启动新兴产业示范工程,实现制造业智能化;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工程、清洁高效能源保障工程、民生保障和全民共享工程、生态环保工程。
在实施三大战略过程中,扬州市十分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与国家战略结合,二是与重大规划和工程结合,三是与本地实际结合。
(本报记者郭树勋整理)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杨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