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春光明媚,气候宜人。示范区文昌街道小杨庄村委会院内,男女老幼,人来人往,“盟动中原·民盟焦作市委助力脱贫攻坚医疗健康法律行”活动在这里举行。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免费享受着内外妇儿中医等各科医疗专家、疾控专家及法律专家提供的医疗诊治、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法律咨询援助等优质服务。
活动现场,一个意外的插曲引发了村民们的热议。民盟公卫支部主委张绍均正在为村民们讲解健康知识,一位年轻女士走到他的面前,向他述说自己颈肩不适,咨询能否得到帮助。
原来,这位女士听别人介绍说张绍均是太极康养处方研究者,解决脊椎病问题“有绝活”。
张绍均问明对方的症状后,在其颈肩手臂等地方选取几个关键点,进行了点、拨、调、旋、拉,并指导她按太极拳虚领顶劲的要领,做了“美女梳头”“金鸡独立”动作。大概10分钟左右,该女士表示身体轻松多了。
“太极拳还能治病?”在场的村民,除了好奇还有些不解。
为了消除村民们的疑惑,张绍均作了简单讲解。他说,太极拳用于康养并不奇怪,因为它在创立的过程中,就汲取了中医理疗、康复和养生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思想方面,主要是“上医医未病”。什么是“未病”?中医认为,“疾”和“病”是两个不同阶段。“疾”相当于已有身体感染或不适,但尚没有发展到严重损害的状态,这个阶段状态就是“未病”,类似于“亚健康”的概念,是救治的最佳时机。体现在太极拳上,就是自强不息的主动运动、主动养生观,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理念上,中医强调阳主阴随、阴阳平衡、道法自然、辨症治疗,在太极拳上,体现为动作设计的协调性,运动量的适宜性,自我感受的舒适性,强调一人一太极,一层功夫一层理,符合适量运动和个性化保健救治的原则。技术方面,主要借鉴了中医六艺之“导引术”,体现在骨正筋柔、揉筋掰骨、身体对拔,强调经络畅通、气血畅通,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综合锻炼和调整。
“太极康养处方理念比较新颖,和传统中医康复学有更多交互融合的空间,发展前景广阔。”主任中医师、民盟二医院主委张爱萍听后表示,愿意为这项研究提供更多支持。
“作为太极康养处方研究团队,我们的着眼点是在遵从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希望针对普通常见病,开发‘简、便、廉、验’的处方库,只有这样,才能让太极康养走进寻常百姓家,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研究成果和福利。”张绍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