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焦师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焦作,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获网友点赞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焦作市审计局微信公众号打造审计工作信息发布新平台
始终把铸魂放在首要位置
焦作师专创办“师专青年说”
焦作师专培训浚县农村教师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始终把铸魂放在首要位置
——焦作师专学生工作掠影
作者: 本报记者 丁 垒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8年5月,焦作师专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知识竞赛。
  梁 文 摄
  焦作师专学生参加该校首届学生成长训练营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丁 垒 摄
  焦作师专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本报记者 丁 垒 摄
 
   

  “家庭经济暂时困难不可怕,这是可以改变的,三年来,经常让我焦虑的是如何才能成为对社会贡献更大的人才。”4月5日,在焦作师专图书馆,2016级贫困生赵峥的这番话表明,贫困并没有过多地影响他的成长。

  这也反映出焦作师专坚持把铸魂放在学生工作首要位置,让一些学生从中受益。

  近年来,焦作师专学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字上动脑筋,在“实”字上下功夫,在“优”字上见成效,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在学生心里播下理想信念的火种。

  学生在哪里,学生工作就做到哪里

  大学生的思想和时代脉搏共同跳动,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一个常新的课题。

  近年来,焦作师专一直注重校园品牌文化的创建,靠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浸润、滋养学生。近3年来,该校打造了国家级学生文化项目2项、省级校园文化成果20余项,创建校内品牌学生活动33项、特色学生工作33项,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方面。通过校园品牌文化创建,营造出健康的文化氛围,不但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还让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

  根据信息时代新的特点,焦作师专与时俱进,建成了一批学生工作新媒体平台,坚持线上、线下育人元素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去年12月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宫松奇到焦作师专为学生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报告,焦作师专远在广东、上海、郑州等地实习的学生,通过“焦作师专学工之家”微信公众号的同步直播,在手机上实时收看了宫松奇的报告。点开“焦作师专学工之家”微信公众号,思政、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等各项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菜单立刻映入眼帘。在“焦作师专团委”微信公众号里,有团青团讯、校内服务、乐享师专等学生关心、关切的话题。在这里,学生可以看到很多鲜活的故事,可以和学校、辅导员互动交流,既能“面对面”,又能“键对键”。

  数字沉甸甸,最有说服力。焦作师专学生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8.9%的学生喜欢学校组织的学生文化活动,87.3%的学生希望参与学生文化活动;92.3%的学生认可学校的学生工作理念和方式。

  做实精准资助,全面深化资助育人

  社会上,脱贫攻坚战犹酣,在焦作师专,帮扶贫困学生的教育领域“脱贫攻坚战”也在扎实进行。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让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成才,无论寒假暑假,焦作师专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学工人员不放假,他们顶严寒冒酷暑,不惜长途跋涉,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每到一处学生家中,学工人员都与学生家长拉家常、聊生活,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状况,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规划学生未来的成长前景。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该校已累计走访近2000户经济困难学生家庭。

  近3年,该校不断补充完善“奖、贷、助、补、减、免”和“绿色通道”资助工作体系,提升资助内涵,累计资助学生34784人次,资助金额8782余万元,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全覆盖。

  一次次精准帮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彰显,学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也进一步增强。

  强化社会实践,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在修武县桃园村,该校学生利用暑假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带领他们一起做游戏;在中站区周窑村,青年学生用双手和汗水,栽下一片共青林、播撒碧水蓝天的新希望……

  市区多个十字路口,该校身穿统一服装的文明交通使者一句句温馨提示,一次次无声帮扶,温暖了每一位过往的行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郑州现场,该校学子用自信的微笑,向世界展示厚重中原的新形象。

  在焦作师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潮流,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和实际生活经验。社会实践不但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还可以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焦作师专党委书记刘新顺说。为了引导大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自己的青春梦汇进中国梦,焦作师专在全校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集中社会实践和个人返乡社会实践,覆盖全校11个学院的全体在校生,学生参与面达100%。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让焦作师专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认识了国情、了解了社会,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

  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征程必有新作为。焦作师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荣誉。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省心理健康示范校、省级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省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爱·链”行动——党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被评为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文化部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1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重点服务团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