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10时许,在市人民路与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经过登记、填表、量血压、抽血化验等环节后,今年49岁的宋梅凤时隔两年又重新开始了无偿献血。 宋梅凤是我市武陟县某企业的一位工人,当天是她第八次参加无偿献血。“这两年忙着上班,也没空来参加无偿献血。这不,刚请了一个月的假在家里照顾老人,趁着这个时间就赶忙过来参加无偿献血了。”宋梅凤笑着说。 谈起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时间,宋梅凤表示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自己一个人骑着电动自行车从武陟县来到市里,在东方红广场进行了第一次献血。“当时是什么缘由促使你参加无偿献血呢?”记者问。“一方面是经常在报纸、电视上了解到无偿献血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另一方面是同村的一位朋友已经多次参加过无偿献血,经常对我提及无偿献血的好处,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参加无偿献血的想法,所以就专门从县里赶过来进行无偿献血。”宋梅凤说。 经过第一次无偿献血,宋梅凤发现无偿献血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身体也越来越有活力。而这一次的献血体验,也加深了宋梅凤对“献血有益健康”理念的认同,坚定了她一直走下去的信心。 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宋梅凤表示有两次是因为身体原因导致转氨酶高无法进行献血,回家之后她牢记献血屋工作人员的嘱托,调整好作息和饮食,一周之后就成功进行了献血。 最近几年,宋梅凤一方面忙着上班,另一方面忙着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年两次的无偿献血就没有坚持下去。虽然自己没能参加无偿献血,但她用自己的例子经常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宣传无偿献血,家人、亲戚、同事等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 “无偿献血不仅对自己身体有益,还能挽救他人生命,为社会作贡献,何乐而不为?”走出爱心献血屋后,宋梅凤乐呵呵地说。 本报记者 翟倩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