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以前就是盖个章也得跑到沁阳市太行办事处,非常不方便。如今办个事把相关材料交到这儿,不用出村就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办理,真是太方便了!”4月8日下午,在沁阳市太行办事处北关庄村的“放管服”便民服务中心,前来帮亲戚办理大病救助的村民张瑞智高兴地说。据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涛介绍,太行办事处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结合北关庄村位于辖区沁北7个村中部的实际情况,按照“能放全放”的原则,将办事处8个部门29项办理事项下放至各行政村,在北关庄村打造了“四好农村路”+“放管服”的工作新亮点,有效解决了沁河以北7个村村民的日常办事距离远、多跑路等问题。
太行办事处共辖17个村、社区。以沁河为界,在沁河以南为沁阳城区,共有1个村、3个居委会和6个社区;沁河以北为农村,共有7个村。“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办事处以群众幸福指数和村居形象提升为抓手,结合办事处“一河两园区”总体规划,彰显以人为本,突出党的领导,融入村居特色,按照“一村一品”,将“四好农村路”打造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生态旅游路和幸福健康路。在创建工作中,太行办事处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在北关庄村投资80万元建设了“放管服”便民服务中心,形成了以北关庄村为中心的5分钟“党建+便民服务圈”。正在该中心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该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丁艳君向记者介绍:“中心设置的专门办事窗口,目前能够一站式为周边村民提供计划生育、残疾人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扶贫开发、优抚救济、农业服务等十大类68项便民服务,辐射了辖区沁北北关庄、东沁阳、东义合、秘涧、西义合、西沁阳、毛庄等7个村,所有功能7个村群众共享,可以为辖区沁北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府服务。”“中心从去年11月份对外服务以来,每个工作日都有不少群众前来办事,忙时一天办理五六十件。”该中心党群服务部工作人员张为峰告诉记者。
“以前村里的低保户、残疾人办理相关手续都要去办事处,虽然不是太远,但还是不方便。现在通过宣传,村民都知道邻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每周一、周三办公。如果办事需要本人到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坐着轮椅都能去,村民对这项举措非常欢迎。”与北关庄村相邻的西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忠志说。当天下午,前来给丈夫办理大病救助的北关庄村村民刘小改对征求意见和建议的丁艳君说:“满意,非常满意!以前到办事处有点远,现在服务中心设在家门口,真是方便!”
该办事处办公室主任张红告诉记者,自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以来,村居办理事项累计550余项,办事处办理事项累计700余项。在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该办事处还在北关庄村建设了高标准的“太行公路驿站”,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同时也提升了周边的沿线景观,给群众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上图为4月8日下午,沁阳市太行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丁艳君(左)正在“放管服”便民服务中心向前来办事的村民征求意见和建议。
本报记者 马允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