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学徐州扬州,我们要善于比较别人的路,努力在创新发展上找差距、找出路,学习他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拼搏精神。徐州扬州两市的实践证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
学徐州扬州,要学习其在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扬州重点发展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产业、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三室经济”,特别是把“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命根子”,兴建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和人才公寓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徐州强化顶层设计,从全局出发,提出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英雄所见略同,两市都把倾力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徐州扬州,更要学习其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立足当下谋未来、着眼长远作规划、持续发力求突破的坚定执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与徐州扬州两市在创新上的差距,是从科技创新到体制、机制、政策创新的全方位差距。扬州深入实施“兴城先兴人”战略,聚焦聚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全面推进“科教合作新长征”“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产能过剩、结构偏重等多重压力,谋划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这些都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策支撑。我们要带着问题学徐州扬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学习重点更多地放在复制和为我所用上,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谋划,确保取得真经、取得实效。
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为秦国六合一统奠基;蔡伦改良造纸术,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的最有力工具;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引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乔布斯领导推出iPhone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信、娱乐、生活方式……创新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精神,保持埋头实干的恒心韧劲,就一定能够让两市经验在焦作开花结果、落地生根,高标一流地推进各项工作。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奋进在浩荡春风里的焦作人民,拥有敢为人先争一流的基因,具有挺立潮头开新天的勇气,高扬创新驱动促跨越的旗帜,承担转型攻坚谋发展的使命,定能以实际行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谱写焦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