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申明华、李海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探索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措施,按照省财政厅有关通知要求,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加大投入力度 创新投入方式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专题调研,于4月2日至3日随机选取武陟县大封镇后孔村、老催庄村和沁阳市柏香镇南西村、史村,实地走访查看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解村民需求,并与镇、村干部座谈。
通过调研和数据统计,调研组了解了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改革推进情况和道路、饮水、污水排放、用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总的来看,我市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积极争取筹措资金,不断加大以水电路信和污水垃圾处理等为重点的民生工程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受历史欠账较多、地方财力不足等因素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总体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建设质量不高、后期缺乏管理养护、发展不够均衡、个别地区和领域仍存在突出短板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调研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提出了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分类分年度分步骤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加大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快项目建设。同时,按照“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多元筹措”原则,积极创新投入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尽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