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州市槐树乡,驻雷山村第一书记、孟州市审计局基建二科科长王金霞是个出了名的“痴心人”,为了扶贫,她带着上幼儿园的儿子从城里到村里,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扶贫,她抓党建、抓项目、抓就业,争分夺秒挤时间,带领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她痴心一片为扶贫,不说苦不言累,用行动赢得村民的称赞。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有机会能回到农村给乡亲们办点事,我咋不愿意?”王金霞说。2016年12月,单位领导找她谈话提起驻村扶贫时,她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然而,王金霞的扶贫之路走得并不是那么容易。她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丈夫平时工作忙,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照看儿子,到幼儿园接送。驻村扶贫的雷山村距离儿子的幼儿园有20多公里,每天谁来接送孩子成了大难题。
王金霞不想因为自己的这个理由推掉扶贫任务,她横下一条心,给儿子转学到了雷山村附近的幼儿园。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就可以将全部心思扑到扶贫工作上。
建强支部引领致富路。王金霞初到雷山村时,看到的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省级贫困村。为了打开扶贫工作局面,她以党建工作为突破口,开展“三亮一争”活动,建立“1+3”学习工作机制,组织全村党员开展“结亲结对,真情帮扶”活动,由党员分包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一项项活动如一个个抓手,将村里党员干部的心凝聚起来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使雷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2017年年底,全村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11户49人。2018年,雷山村党支部荣获孟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党支部”称号,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党支部到先进党支部的华丽蜕变。
驻村扶贫以来,王金霞感觉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她的帮扶下,雷山村里装上了65盏太阳能路灯,硬化田间道路1238米,建起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建成10个蔬菜大棚,带动7户贫困户致富增收。2017年8月,她组织全村贫困户成立了孟州市长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采购化肥、农药,提高贫困户农业种植效率,实现增产增收。2017年冬天,她和村两委干部多方联系引进的槐米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带动村里20余名劳动力就业,实现人均月收入2000元。
贫困户刘斌种植果树缺技术,王金霞请来农技专家解难题;贫困户申国强缺技术待业在家,王金霞帮他联系参加驾驶员培训,让他学得一技之长还获得2000元补贴;贫困户王佳瑶、李长兴因身体残疾生活多有不便,王金霞积极联系,给他们送去座便椅、洗浴椅,极大方便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