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施城市提质项目61个,总投资114.9亿元,完成投资4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4%;新建城区道路15公里,道路网密度达7.2公里/平方公里;公共用水普及率达9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8平方米……
2018年以来,武陟县以建设郑焦深度融合首位节点城市为目标,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为重点,强力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宜居与宜业”相统一,统筹推进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强基础、补短板、破瓶颈、谋长远,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质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该县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实施“9路2桥”续建工程,完成迎宾大道、兴华路、山涛路等9条城区道路新修改建工程20公里,城区路网结构持续优化;实施雨污管网、供气、供暖、供水、强弱电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改造红旗路、兴华路、文化路等5条城区道路两侧建筑外立面21万平方米;实施东马曲片区、东西仲许片区和木栾店文化街区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仅用40多天就完成了557户20万平方米的仲许片区搬迁改造任务;建成投用仰韶小学,开工建设北贾小学;县体育中心、县人民医院迁建、县精神卫生医院项目即将建成,县中医院搬迁工程有序推进;完成二干排集贸市场搬迁,徽商农产品市场、国贸中心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施总投资30亿元的创业大厦、智能硬件产业港等十大项目,搭建“三港一中心”等产业服务平台,签约落地项目达44个,大智机器人、阿里云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产业新城核心区城市形象初步显现,以业兴城、产城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该县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四水同治”,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成立河道综合执法大队,投入2885万元完成共产主义渠治理,开工建设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全面启动总投资11.2亿元的城区水系改造提升工程,文化路以南水利工程已开工,朝阳一路水系桥梁打桩完成,宜业路、建业路、兴业路、民兴巷、民乐巷等水系建设桥梁工程即将开工;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提速、建设森林武陟行动,投入8300万元,完成S104产业新城段和G327三阳段18.5公里的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和王园公路等县、乡道路两侧造林绿化1.5万亩,谋划总投资6.3亿元的国储林项目,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3.9%;深入开展“城市增绿”工程,新建公园、广场、游园6个,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该县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推行“抓重点时间、巡重点路段、查重点违章”管理模式,严厉整治机动车违章占道、三轮车非法营运、非机动车辆违规行驶及乱停乱放等行为,治理各类违章违法行为8.6万起;大力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行路、文明礼让等文明交通宣传和交通安全教育,市民文明交通素质不断提升;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建公交站点8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0辆,方便群众出行;新增停车位3937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实施城区市容市貌整治,每周二、周五组织开展全城大清洁行动,全市考核连续获得第一;开展“达标街道”创建活动,完成兴华路、红旗路、木栾大道等10条道路的整治,有效解决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问题;开展门头牌匾、户外广告专项治理,拆除违规灯杆广告200余个,改造规范门头牌匾5000余平方米,清理楼顶、墙体广告3000余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实施公民道德素质、诚实守信、文明风尚“三大提升行动”,开展志愿服务、道德讲堂、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持续提升。
(翟晓飞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