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启动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和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整顿,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安全生产主要控制指标持续下降,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2018年,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较去年下降5.6%;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领域实现零死亡;道路交通领域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实现下降;消防领域形势平稳,连续18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调整为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同为安委会主任,安全生产领导力量得到加强。同时,两办印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落实。组织各县(市)区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河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紧盯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问题,持续保持监管执法的高压态势。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在道路交通领域、危险化学品领域、建筑施工领域、消防安全领域、煤矿领域都多次组织开展了各类大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安全监管,紧盯元旦、春节、两会、五一、高温与汛期、中秋、国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时段,12个综合督导组和5个暗查暗访组加强对各县(市)区以及焦煤集团等重点企业的督导检查,确保重点时段安全形势平稳;聚焦重点问题整改落实,对检查发现的12处重大事故隐患和350余家消防违法行为单位,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上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监督。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督办通知,对上级督导反馈的170项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全部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
创新安全监管方式,监管效能持续提升。积极推进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市5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6家金属非金属矿山、3座尾矿库、396家加油站、13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煤矿、道路运输、建设、文化、旅游、民爆、卫生、教育、冶金、商贸等10个领域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推行企业隐患排查清单化管理,实现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事故隐患及时发现、迅速整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探索第三方监管模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45家重点企业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增强监管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完善体制机制,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编制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年度执法计划,积极推行“双随机”检查及多部门、跨行业、跨部门联合执法,促进监管执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持续强化制度规范,实行企业自查、专家排查、部门抽查、政府督查、责任追查的隐患排查新模式,有效避免安全督查形式化、表面化。健全完善安全督查工作规则,对综合督查、专项督查、行业督查的组织形式、督查内容、督查责任等进行明确。健全完善约谈和跟踪督办机制,对问题较多、隐患整改不及时以及事故多发的地区、行业(领域)和单位,约谈相关负责人,并实行跟踪督办和重点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县(市)区组建12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严格按照焦作市各行业(领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各类应急演练550余次,演练及观摩人员达3万余人,各单位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升。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持续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文化”活动,着力实施“三个提升”工程(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监管人员执法水平)。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在电视台播放《安全经纬》和消防专题节目31期,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上刊登《安全经纬》和消防专刊59期,向20万特定目标人群投放12期消防宣传专题信息,央视和省级媒体先后10余次报道我市抢险救援纪实。持续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先后培训企业负责人、安管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等共4.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