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的建筑风格,这座公厕不一样!公厕门前翠竹茂盛,青灰色的外墙,咖啡色的窗框。走进公厕,记者看到仿古灯饰、淡黄色地砖,整体素雅、自然;地面干净整洁,洗漱台、理容镜一尘不染,这里不但没有异味,还有淡淡的熏香。这座公厕位于解放路与山阳路交叉口东北角,是我市城管部门于去年5月份第一批改建完成的标准化公厕。
不仅“颜值高”,这座公厕的功能也有了完善,公厕内部安装了除臭设施,如厕位全部采用独立式便器,小便池之间均用隔板进行分隔。此外,这里新添置了无障碍设施、婴儿护理台、宝宝安全座椅、紧急呼叫系统等,急救箱、手机充电器、自动售货机等便民设施也一应俱全,体现了管理部门无微不至的服务意识。
“真没想到公厕还能修建得这样干净漂亮,真是太好了!”市民李雪梅说,这座公厕是附近的“网红厕所”,很多人都拍照片发了朋友圈,不少人还舍近求远专程来此感受“星级服务”。
如今在我市,像这样“内外兼修”的公厕还有很多。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关系着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是全国许多城市公共服务的短板,我市也不例外。很多公厕的设施简陋、老化,且维修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和追求。此外,城区部分人流集中地段缺少公厕,导致部分人随地便溺,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形象。
小厕所,大民生。为改善市民的如厕环境,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2018年,我市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纳入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并拿出12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推进这项工作。
为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我市城管部门研究制定了推进相关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计划全面完成8座环卫公厕的新建任务和50座环卫公厕的改建任务。其中,新建公厕均为国家一类环卫公厕,50座公厕经改建后达到了国家二类环卫公厕及以上标准。
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和环卫部门以扎实的作风开展工作,确保将这一民生项目落到实处。本着“不放过任何细节”的原则,城管部门和环卫部门从公厕新建、改建效果图的设计,到装修材料的筛选,都进行了反复修改,确保优中选优。相关工程开工后,城管部门和环卫部门相关工作负责人每周都要进行督导检查,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现场制订解决方案。
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观摩会,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和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逐渐形成了共识:只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好,排除万难,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为全市百姓交出满意的民生答卷。
从去年4月份启动,历时6个多月,我市58座新建、改建公厕相继完工,许多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公厕照片火爆了朋友圈,网友纷纷为其点赞。
去年,我市城管部门还对市区主要道路果皮箱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投入50万元,在10条市管道路更新了果皮箱800个,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果皮箱设置不足等状况,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
承诺: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中心城区新建、改建环卫公厕58座。其中,新建环卫公厕8座,改建环卫公厕50座。
二、更新道路果皮箱8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