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小麦生产的关键阶段。
4月6日,记者随市农业专家在我市农村采访时看到,以浇水施肥化除为中心的麦田管理高潮正在农村田野上掀起,小麦拔节孕穗期已普浇一水,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市是全国小麦高产地区,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的要求,市农业农村系统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麦田管理工作,组织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指导到田,并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群和发放“明白卡”等多种手段,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的麦田管理。目前,全市257.6万亩小麦苗情明显好于往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万泉说:“由于小麦播种质量高,春季麦田管理措施到位,当前全市一类苗183.4万亩,占71.2%,比越冬期增加11个百分点,较常年同期增加4.5个百分点;二类苗56.7万亩,占22%,比越冬期减少9.1个百分点,较常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
记者在修武县农村采访时,到处可见农民在麦田里浇水施肥的热闹场景,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该县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法谊说:“今年全县种麦25万亩,一类苗占到90%,比全市一类苗比例高出18个百分点。”记者在周庄镇孟村高产示范田看到,全国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矮抗59”,群体大、个体壮,预计能成穗55万穗。王屯乡东黄村高产示范田种植的茹振钢培育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0567”,麦苗粗壮像竹竿一样。据悉,今年该县种的全是优质小麦,有郑麦369、丰德存5号、新麦26等。
“夏粮要丰产,种子是关键。”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农业研究员刘长青说,今年全市推广的新品种主要是强筋和中筋小麦,有百农系列、周麦系列、郑麦系列、平安系列和孟麦系列及怀川916等。
武陟县北郭乡岳马蓬村小麦高产示范田的小麦长得又绿又壮。该县农技站站长、农业研究员谢凤仙说:“为了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县里印发了技术意见,通过电视讲座、服务热线电话、微信、村务公开栏、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宣传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共进村指导农户2000多户,开展技术培训15期次,发放技术‘明白卡’2万余份。目前,全县75.3万亩小麦,一二类苗占95.7%,是近年苗情最好的一年。”
农业专家呼吁农民朋友,当前要紧紧抓住麦田管理的有利时机,继续开展以浇水施肥化除为主的麦田管理,为小麦搭好丰产架子。用小麦丰产丰收的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