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市瞭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城管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生活垃圾分类 终将习惯成自然
图片新闻
升级改造36座公厕
抽查温县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
图片新闻
市城管部门全力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垃圾分类 终将习惯成自然
□象飞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即将展开。生活垃圾分类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让人们改变习以为常的垃圾投放方式,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有急于求成的思想,甚至在工作中可能面对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人。但生活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广大市民终将习惯成自然。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指导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做好带头示范工作,先行实施强制分类,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有什么重大意义?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操作?作为新生事物,广大市民既好奇又疑惑,只有加强宣传,提高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才能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据报载,智能分类垃圾箱在我市首次亮相,即落户解放区环南一小,凸显了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长远考量。生活垃圾分类不过举手之劳,人人都能做得到,做不到的人,大多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成年人,可以通过营造舆论氛围、加大教育力度、建立积分奖励机制等方法,引导其转变旧观念,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对于中小学生,则应该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将伴随他们一生。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高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毫无疑问,造福广大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一定会得到有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让我们拭目以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