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那么,何为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带着大家关注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王子龙,请他为大家讲解中医养生的真谛,帮助大家走出养生误区。
未病先防 未老先养
几天前,中医科收到患者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而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去年,患者刘先生迷上了养生,在家门口的一家中医养生馆办了会员卡,有事没事就到养生馆调理身体。开始,刘先生调理身体以疏通经络为主,随着了解的深入,养生馆的工作人员称,刘先生只疏通经络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应该由内到外全面调理。刘先生对这位工作人员的话深信不疑,开始喝其配的汤药调理身体。
刘先生说,以前老是感觉乏力,在养生馆调理一段时间后感觉很好,工作的时候也有精神,朋友都说他气色好。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去年冬季,他在上班时突然晕倒,同事把他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脑出血,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
一直重视养生的刘先生怎么突然就患上脑出血呢?刘先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月前,刘先生来到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请医生为自己查明病因。
王子龙接诊后先为刘先生进行详细检查,然后根据刘先生的讲述,推断他之前喝的汤药里有大补的药品,再加上他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长此以往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王子龙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所有的事情都希望可以速成,对养生的看法也是如此,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养生就是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需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方法去实现。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缺一不可,而不是像一些养生馆宣传的那样,吃一服汤药或疏通一次经络就是养生。
春季养生先养肝
春季,人们该如何养生呢?王子龙说,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人的身体与四季、五行、五色息息相关。春天万物生发,阳气上升,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季也是肝气最旺盛的时候,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期,有助于肝气升发调畅。而中医所说的五行、五色中,肝属木,青色。由此来看,肝属木,喜调达,因此养肝要重视情绪调节,保持心胸开阔,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的目的。同时,春季养肝应多吃凉性食物和绿色时令蔬菜。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具有排毒生血等功效。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脏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如果23时至次日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进入肝脏进行解毒,如果身体里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容易“积毒成疾”。因此,养肝要保证足够的睡眠,不能熬夜、不能劳累。
春季养肝还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腌、熏的食物,要多吃时令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油炸等食物,清淡饮食不仅可以减少肠胃负担,还可以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养肝血的食物首选谷类,其次为桂圆、栗子、红枣、核桃,蔬菜以菠菜、芹菜、莴笋、香椿、绿豆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