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质量转型转出新辉煌
实验室,扬州抓的“命根子”
记者感言
八大产业打造3个千亿级集群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质量转型转出新辉煌

作者: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扬州市新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扬州软件园哈工大机器人科创中心的“调酒机器人”。
  ⬆古老的传统漆器产业借助现代科技焕发出新的活力。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扬州惬意慢生活的写照,也是扬州生活的一大特色。
 
   

  核心提示

  曾经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的扬州创造了三次辉煌。“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是扬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扬州实践,是当代扬州人的共同梦想和使命担当。如何创造扬州的第四次辉煌?强力推进高质量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被放在了第一位。

  一个是创新活力迸射的千年古城,一个是国内航空发展的顶尖院所。今年年初以来,古城扬州和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频频握手。

  3月30日,双方在该市举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签约仪式,宣告该市产业转型的又一航母级别产业集群——航空产业正式启航。这是扬州把协同创新研究院作为“1号工程”,加快布局飞机设计研发、机载系统、通用航空、无人机等航空产业,推进产业转型的又一大成果。

  借智登高,插上产业转型金翅膀;项目为王,抓住产业转型牛鼻子;现代服务,打造产业转型新动能,扬州高质量产业转型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

  借智登高

  插上产业转型金翅膀

  “牢牢抓住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技创新‘命根子’,抢抓国家新一轮科技布局调整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重大机遇,主动争取、积极作为,力争在汽车、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猪选育、江豚保护等生物基因工程上率先突破,努力引进和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实验室,为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积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动力。”扬州市产业转型的手段独特而又高明。

  顶尖研究院所、实验室等为该市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更为欣喜的是借力这些高科技支撑,该市大力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扬州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亚威公司智能工厂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19年下半年,这座智能工厂将陆续投产。工厂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特别,但其内涵极为丰富,全球顶级管理软件是这里的“大脑”,自动化生产线贯穿制造全过程,仓储物流合理配送。工厂安装了MES、SAP等信息化管理软件,用来提升生产制造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转型升级,关键在于转向哪里、如何升级。作为扬州发展较早、基础较好的优势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思路清晰、步伐稳健。扬州市工信局机械装备处负责人说,那就是实施创新驱动,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向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转变。

  为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提档升级、提高产能,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市精选了工信部赛迪、赛西、赛宝等7家国内权威智能制造服务机构,为全市100家制造业企业诊断、规划智能车间建设,财政部门将按企业与机构签订的合同和发票,全额补助这笔费用。

  面向未来,借智登高,让传统产业蝶变已是大势所趋。这几年,扬州高端装备产业形成了数控成形机床、食品饲料机械、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等多个优势产业,拥有扬力集团、扬州锻压机床、金威环保科技、海沃机械等20多个基础扎实、发展稳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都在各自领域占据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该市将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今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1300亿元。

  项目为王

  抓住产业转型牛鼻子

  聚焦大项目,聚焦好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的“头版头条”,该市紧紧抓住产业转型的牛鼻子,集中力量干大事、一年接着一年干。

  回望扬州发展,“项目建设”无疑是扬州近年来最热的词汇之一。2012年春节后一上班,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推进大会,第一次提出了“项目为王”的理念,并明确抓重特大项目就是抓住了经济建设“牛鼻子”,把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把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难题作为“第一任务”,把事情办好、问题解决作为“第一标准”,把服务项目效果作为检验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第一导向”。

  重大项目催生了全市产业“蝶变”,基本产业身强体壮,新兴产业朝气勃发。

  看汽车产业:仪征、邗江、江都三大汽车板块基本成形,扬州未来将形成年产1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

  看机械装备业:近年来,在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带动下,正在孕育“三个百亿”增长极——以宝胜集团为代表的特种电缆板块,以牧羊和扬力、亚威为代表的机械板块,以秦邮特钢和振邮板材为代表的特钢——不锈钢中板产业链,这些项目已经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龙头。

  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目前扬州拥有智谷综合体、信息产业基地等一批代表性项目,各类科技产业综合体在全市各地崛地而起。作为扬州最年轻的基本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近几年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看建筑业:扬州市建筑业总产值从“十一五”末的5275亿元,增长到“十二五”末的12450亿元,年均增幅16%。

  看旅游业:“十二五”期间,扬州市各县(市)区10平方公里以上生态中心基本建成,一批旅游项目落地,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6.8%。去年增加值占GDP比重7.5%。

  为有效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该市采取了“三个一”举措,即一个机构抓到底、一个网络全覆盖、一个声音促推进。该市提升了市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建立了市级重大项目库和重大项目推进管理系统、现场视频传送系统,实现了网络管控无死角。通过“视频飞检”的形式,随时查看在建重大项目的施工现场,督查各责任单位工作情况,实现网络管控无死角。

  现代服务

  打造产业转型新动能

  发展契合城市特质的现代服务业成为该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现代服务业目前已经占据了该市的半壁江山。 扬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三把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目前,扬州正沿着瘦西湖景区打造“三把刀”老字号集聚区,有体现淮扬菜的餐饮店,还有跟沐浴文化相关的洗浴店或者是足疗店。另外,景区还准备把扬州的老字号,比如像紫罗兰这样理发行业里面的品牌重新振兴起来,通过项目吸引外地游客,延长他们在扬州的游玩时间。   

  除了推动旅游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从2012年开始,扬州将旅游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列入六大基本产业。去年,扬州接待游客5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近700亿元,同比增长15%;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40%,从业人数近3.5万人,新通过评估的软件企业和新登记的软件产品数量均位列江苏省第四位。今年,扬州现有的服务业重点项目中,旅游、软件与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达276个,比上年净增147个,占全部项目的65%。   

  该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处负责人说,扬州城市的特征适宜发展现代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软件信息也有相当好的基础,各个部门又制定了不同的工作清单和政策清单,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会议纪要,针对软件园的发展,有具体的一区一策、一园一策。   

  家庭健康与养老产业也是扬州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今年,扬州市在建和新开工的健康与养老项目2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1亿元。据介绍,今年扬州准备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90个、中央厨房5个、助餐点60个,这些设施将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目前,扬州市正在制订创建颐养社区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市计划创建100个颐养社区,让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围绕“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质,扬州还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与之相匹配的十大服务业重点产业,力争培育100家骨干企业或示范项目。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杨帆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