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出彩的女性。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她们大力弘扬“四自”精神,不断创造巾帼新业绩、彰显巾帼新风采。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市各级妇联积极发掘、培树、宣传、推广具有时代特色、可敬可学的优秀女性典型,展现新时代新女性良好风貌。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巾帼心向党 礼赞新中国”专栏,聚焦身边典型,讲好典型故事,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坚定不移跟党走,奋力建功新时代,为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让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4月9日8时,记者在民主路与太行路交会处见到市公安交通管理支队解放交警大队大队长闫国玲的时候,她已经在此执勤快一小时了。“7时20分是早高峰,开车上班的人很多,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我们必须早点出来。”闫国玲笑着说。
英姿飒爽的制服下透着一股果敢和坚韧,这是记者对闫国玲的第一印象。
闫国玲是焦作唯一一名女交警大队长。17年来,她在平凡而又艰辛的工作岗位上,用责任、激情、忠诚、爱心,诠释着何为巾帼不让须眉。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年度优秀人民警察、个人三等功……“这一个个荣誉,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一种期望,激励我在岗位上作出更多成绩。”闫国玲说。
2017年9月,我市启动了淘汰黄标车专项行动。怀着还焦作市民一片蓝天的使命感,闫国玲带领民警开始了艰难的黄标车淘汰攻坚战。“登记在我们辖区的有些黄标车,因多次转卖、车主电话不详、住址难以确定等因素,给专项行动带来不少困难。”
2017年12月的一天,闫国玲从公安交通集成平台“缉查布控系统”里发现在博爱县寨豁乡大底村附近,出现了一辆查了许久都没有结果的黄标车的踪迹。“在查找了这辆车的运动轨迹后,我们发现它连续几天都在6时通过大底村的一个路口。”
第二天4时,闫国玲和同事便赶到了大底村,蹲守在黄标车经常出现的路口。尽管天气寒冷,但她心中热血沸腾。然而,那辆黄标车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在6时通过路口。“好像一盆凉水浇到了心头。”闫国玲回忆道,“不过没关系,一天等不到,我就等两天等三天,总能等到。”连续守候了三天,她终于等到了这辆“迟来”的黄标车。
就这样,闫国玲带领全体民警加班加点、东奔西跑,哪里有黄标车线索,她就追到哪里。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漯河等地都留下了她执着的身影。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解放交警大队圆满完成了上级分配的淘汰1934辆黄标车任务。
“交警队工作繁杂,查处酒驾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闫国玲说。针对饮酒驾车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她在考察了各条道路特点的基础上,随机灵活设点盘查,还提出了“两个延伸”“两个不间断”,即查处酒驾向后半夜延伸、向城乡接合部延伸,并且在恶劣天气不间断、重要节日不间断。去年一年,解放区因为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较往年下降了50%,这与闫国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作为交警,马路就是我们的办公室,队长也是一个兵。”这是闫国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十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一线,指挥交通、查处酒驾、带领民警练技能、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择一事,忠一生。闫国玲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对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