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
王浩的创客故事
记者感言
“背包客”变身创业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浩的创客故事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扬州是中国琴筝产业之都,拥有众多古琴教学者、制作者。今年30岁的琴筝艺术网负责人王浩,曾是该市一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如今,他在“优客工场”有了自己的公司。

  过去,王浩只是办琴筝培训班,组织古筝、古琴演出,影响力有限。“来‘优客工场’后,我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创新创业不再局限于办培训班、组织演出。”王浩说,“我们建立微信公众号,往国内著名视频平台上传教学、表演视频,慢慢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

  “过去,我们办班一年最多教十几个学生,组织一场表演,最多也就是200多个观众,这是传统的1.0版本。进入‘优客工场’后,我们的发展进入了2.0版本。”王浩说。他打开往国内著名视频平台上传的古筝表演视频让记者看,说:“现在一条视频的点击量成千上万,无时间和空间限制,这是过去传统传播模式无法带来的流量。”

  “基于现有固定的受众群体,我们计划发展文创产品。前不久,我们推出凸显古筝、古琴等汉文化元素的团扇、书签等产品,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王浩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