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品质之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首季开门红
“人工天河”送来幸福水
焦作市“智慧教育”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根植故土 回报家乡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植故土 回报家乡
——记焦作籍我国著名山水画家申世辉
作者: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申世辉在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淡淡山水画,浓浓故乡情。

  4月18日上午,著名画家申世辉山水画净影工作室公益讲座教学成果展在我市金海文化公司六楼开展,展出反映焦作优美山水风光的画卷100余幅。这场画展是申世辉向家乡人民汇报他艺术创作状况和创作心得的舞台,也是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具体表现。

  艺术的节奏,是情思的流淌,是画家从心底唱出来的最美的家乡赞歌。“30多年来,我走遍了焦作南太行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山水美景一一存在心里,缘物寄情,我把对家乡的感情作为艺术元素融入作品里,用笔墨书写对家乡的热爱。”申世辉说。

  申世辉生于天津,祖籍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田坪村,1985年先后毕业于天津美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和中国画研究生课程班,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多年来,他对故乡一往情深,经常奔波千里回到故乡创作、写生,几十年来始终如一,不改初衷。在山川自然之中,申世辉感悟诗一般的美丽画境,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律动里,这些都成为他丰富的创作源泉。

  为支持家乡文化艺术事业发展,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申世辉在地处太行深处的净影书画院举办了为期一年多的泼墨散锋大写意山水画系列公益讲座,招收了40余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不同年龄和职业的学员,先后讲授了“泼墨散锋山水画笔法研究”“泼墨散锋山水画墨法研究”等系列专题。一年多的时间,申世辉不辞奔波劳苦,倾心亲力,来往于天津与焦作间20余次,不收学费,无私付出,每次讲座时间为一周,课程紧张、内容充实,每天从早到晚为大家画画在11个小时左右。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员们借助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学习了山水画技法,把美丽的焦作山水用画笔表现了出来。”画展中,申世辉逐一点评了学员们的作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申世辉的泼墨散锋大写意山水画在我国画坛独树一帜,颇有影响力。而这种画风正是受了家乡当阳峪绞胎瓷的影响。申世辉非常喜爱当阳峪绞胎瓷,“器皿上纹饰特别的美吸引了我,有些纹饰就像高水平的大写意水墨画作品。”在研究绞胎瓷纹饰过程中,申世辉开始尝试泼墨散锋大写意山水画,即在写生中运用毛笔散笔锋的手法表现太行山的风貌之美。多年来,他画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和风送暖百家岩》获第六届当代山水画金奖;《青山无语树丰碑》《霜林醉晚》等优秀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山水画展、迎澳门回归画展等全国美展,多次获得大奖,大量作品被海内外人士珍藏。

  “焦作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艺术家大显身手的好天地。我将尽我所能,把家乡的自然美景通过一幅幅作品展现给世人,为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申世辉深情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