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最缺的是土地。但是,一边是新上项目需要用地,另一边是一些企业死滞多年,仍占着大量工业用地。如何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拓展项目落地空间,成为所有产业集聚区亟待破解的难题。
博爱县的做法是,深入摸排梳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县政府出台盘活方案,县发展改革、财政、税务、供水、供电、金融、自然资源等单位和司法机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自身盘活、兼并重组、资产转让、二次招商等方式,区别对待,分类处置,推进“僵尸企业”闲置土地再开发再利用。
效果如何?博爱县产业集聚区有一家企业,占地140多亩,有办公楼、厂房,已停产10年。总部在安阳的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因下属企业搬迁改造,有意与博爱的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在博爱建厂扩大生产规模。得知这个消息,博爱县领导与发展改革委、产业集聚区等部门强力推动,通过司法程序对这家“僵尸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公开拍卖。今年3月初,年产180万套非道路机械车轮的宏源精工车轮(焦作)有限公司成功对接入驻。
“相比重新征地建设,至少能缩短一年半的投资周期。”宏源精工车轮(焦作)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成安说,“目前,我们已将现有厂房、办公楼整修结束,预计今年6月份设备进厂安装,能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博爱这个‘腾笼换鸟’的速度让我们惊讶,各部门贴心服务、为企业解决后续遗留问题的担当精神让我们感动。”黄成安感慨道,“我们节省的是时间和投资,延长的是博爱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实现双赢!”
不仅如此!在博爱县各方面的共同推动下,焦作市通力钢丝绳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钢丝绳项目落地到一家停产六七年、原来生产农用车胎的企业中;一家停产多年的造纸企业整体转让给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及配套焙烧石墨化项目;一家停滞多年的实业公司感受到压力,近期重整旗鼓,正与保利集团积极对接合作项目。
“今年前三个月,我们已经清查出近3000亩需要盘活的工业用地,目前有近1000亩工业用地得到了重新利用。”4月17日,博爱县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明两年,我们至少要盘活4500亩的‘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为博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腾出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①2